蔡辉“人近而事古的,我记起了泰戈尔。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右有徐志摩,各个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绍介了:‘纛!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这段话出自鲁迅先生的名文《骂杀与捧杀》,原署名阿法,发表在1934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冯杰20世纪30年代,上海是中国工业、金融中心及西方国家在华利益的核心所在。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全部动员整个抗战”,为了牵制、分散华北日军,唤醒国际列强干涉,蒋介石主动出击上海,从而引爆了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从8月13日到11月中下旬,国军先是猛扑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海文1976年7月5日,全国各地出席全国计划座谈会的代表云集北京京西宾馆。这个会议是5月31日政治局讨论决定,经毛泽东批准召开的。毛泽东批准会议日程是两项:一是批判条条专政,二是调整下半年计划。会议前期,因毛泽东病危,华国锋政务繁忙,没有时间过问会议的情…[浏览全文][赞一下]
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点,苏联首都莫斯科雅罗斯拉夫车站的大钟准时敲响。随着钟声的响起,一列火车也在车站月台上慢慢停稳。车外,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苏联元帅布尔加宁等苏联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还有11个东欧和亚洲国家的外…[浏览全文][赞一下]
邓苗苗“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这句出自《管子·君臣下》的古语后来延伸为成语隔墙有耳,意在提醒人们凡事要小心,即使关起门来说话,秘密也容易外泄。类似的俗语还有“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等,可见无论古今,偷窥和窃听都可能无处不在,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在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雷颐大工程里好赚钱:一桩晚清官场丑闻这是一个荒唐年代演绎出的一个荒唐离奇的故事。但“荒唐离奇”背后的政治脉络却并不离奇,彰显出晚清朝廷的“政治生态”,彰显出政治与工程之间的复杂关系。圆明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自雍正帝以后,园居渐成宫廷风尚,尤其咸丰帝更是常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蔡辉?????????????????????????????????????????????????????????????1882年,年仅22岁的严修参加顺天府乡试,结识了徐世昌(后曾任中华民国总统)。二人感情相投,且同时中举,在严修日记中,常称徐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蔡辉?????????????????????????????????????????????????????????????1898年6月17日,嚴修去天津小站看望徐世昌。徐世昌早就认识袁世凯,他当初参加乡试,袁世凯赞助了100两白银。袁世凯到小站时,徐…[浏览全文][赞一下]
蔡辉1904年,势力渐炽的袁世凯以严修办学有成,请清廷赐予五品衔,继而力邀严修任直隶学校司督办。严修力辞未成,只好就任。袁世凯说:“吾治直隶之政策,曰练兵,曰兴学。兵事我自任之,学则听严先生之所为,吾供指挥而已。”严修从此被人们视为北洋系的“文宗”。190…[浏览全文][赞一下]
蔡辉袁世凯下野后,严修去河南项城看望袁,袁盛情招待。第二天严修要走,袁世凯不肯,严说已买好火车票,袁世凯让严退票。严修后来感慨说:“项城(即袁世凯)之情谊周至,不唯可感,亦可法也。”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再度被清廷重用,严修暗中联络,为南北和谈做了一些工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某君书店看书,由于工作习惯,一旦遇到国外的古代年份,就不自觉地要将之对应到国内是何朝何代。一次遇到“公元457年”,便说了句“公元457年该是中国的什么朝代”,这时旁边一位大叔随口说道:南朝宋,其时年号大明。惊讶之余,某君一窥这位大叔:黑框眼镜,消瘦脸型,…[浏览全文][赞一下]
潘敦旧历新年前我打电话给赵珩先生问安,赵先生谢谢我的惦念,说是回了北京腿脚渐渐灵便,走路也不那么费力了,两个星期前他在上海逗留的那几日真是“举步维艰”,亏得同行几位年轻人鞍前马后,一切还算顺当。吃得也算顺心,唯一糟糕的是临行前一天中午的那顿怀旧海派西餐:罗…[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位外国朋友告诉我,他旅游西南某地的时候,偶于餐馆进食,忽闻壁板砰砰作响,其声清脆,密集如联珠炮,向人打听才知道是邻座食客正在大啖其糖醋排骨。这一道菜是这餐馆的拿手菜,顾客欣赏这个美味之余,顺嘴把骨头往旁边喷吐,你也吐,我也吐,所以把壁板打得叮叮响。不但顾…[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根勤翟天临(下文简称“小翟”)是位年轻演员,很有才华。如果只是这样,没有话题价值。他又是演艺圈的学霸,博士毕业,又申请博士后。学霸、顶级“斜杠”,完美人设。现在崩塌了。随着他一句“知网是什么”,他的论文、相关成果都被曝光,甚至连他的导师和学校那点事情也被…[浏览全文][赞一下]
公元前702年,也就是鲁桓公在位的第十年,齐国、卫国和郑国突然勾搭成奸,攻打鲁国。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比较富裕的郑国,原因还得上溯到四年以前。话说四年前,有个少数民族政权,叫北戎的,突然攻打齐国,齐僖公二话不说,决定向各诸侯国求救:“不是我自己搞不定侵略者…[浏览全文][赞一下]
1978年秋天到1981年夏天、1983年秋天到1984年夏天,我在雁荡中学前后一共求学四年,这里是我少年时代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对我一生有重要影响。(一)雁荡中学其时号称乐清县二中,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早期。日本占领杭州之后,1938年,宗文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秋石今日的北京东街盔甲厂6号,即昔日的盔甲厂13号,是斯诺夫妇1935年10月至1937年11月的居住之处的遗址。盔甲厂,不仅是著名的“—二·九”运动的策源地之一,也不仅是斯诺夫妇把毛泽东、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伟大革命事业介绍给欧美各国人民的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柏钦水《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撰写了大量文稿,作过许多重要讲话,很多都收进了《毛泽东选集》中。这些著作,深刻总结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传荣提笔要写一些王世襄先生与吃的事,很自然的也会想起我父亲朱家溍。他们二人同年生人,又都是南人久居北地,这样的家庭在老北京人口中被叫做“南边人”(这里的“边”不能儿化),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北京人不同的。而他们二位的口味都相当宽泛,既保留了一部分各自家乡的习…[浏览全文][赞一下]
舒云1965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8月1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礼堂举办的首都纪念八一建军节音乐会上公演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引起巨大轰动。之后连演50多场,还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应邀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