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开革命从剪发开始◎谢天开新女性身体的革命一定要“从头做起”,于是成都出现了最早剪短发的三名女子—益州女校的陈竹影,成都四川省立女子实业学校的李倩云和秦德君。陈竹影、李倩芸、秦德君都曾是新社团“直觉社”社员。她们剪发是因为参加学生组织的“直觉社”的活动…[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铁钧民国曾经废除春节◎周铁钧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宣布:中华民国废除阴历,改用阳历,彰显彻底变革清王朝各种制度的决心,追求世界大同、与国际接轨。首先响应的是广州国民政府,没几天,武汉、长沙等地也发出明令:废除阴历和春节,…[浏览全文][赞一下]
◎@脑洞历史观《徐霞客游记》是这么来的◎@脑洞历史观徐霞客不仅仅是一个疯狂的驴友,还是一个热心分享的游客,每去一地,他必然写下游记。云贵之行归来后,他决定哪儿也不去了,好好整理自己的游记。可这项工作开始还没多久,他就病重了,把整理笔记的工作交给自己的朋友季…[浏览全文][赞一下]
◎栏目主持子玉你们的世界,现代人不懂◎栏目主持子玉不管你们的世界曾经多么精彩,生活在当下的小编表示实在理解不了,看罢这组照片,小编只有一个感受—不明觉厉!1937年在巴西丛林中发现的“猿人”。但小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还是觉得这就是一个人!泳装越来越短,…[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祥言论不自由,上班要带刀◎陈祥1934年4月的一天正午,一名男子带着长达30厘米的日本刀冲入《东京朝日新闻》三楼的编辑局。他先砍伤了总务课长,随后被在场的十几人制服,总务课长身受重伤。后经查证,凶手是黑帮分子,行凶动机很简单,他老大的罪行被报纸揭发,且…[浏览全文][赞一下]
◎顾静怡当不了作家就培作家◎顾静怡1913年,“莎士比亚书店”的创始人乔治·惠特曼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1935年,波士顿大学主修新闻的他毕业后,怀揣旅行的梦想开始了冒险和写作。他想写小说,然而战争让他找不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看书和安放书桌,他自嘲没有得到上帝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郭晔旻百名骑兵征服大帝国◎郭晔旻1519年,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太平洋岸边建立了巴拿马城,想以此为基地,继续向南美大陆扩张殖民地。比西班牙人跑得更快的是他们从旧大陆带来的五花八门的传染病。1529年,天花传播到了秘鲁,印加皇帝染天花身亡。为了争夺皇位,印加…[浏览全文][赞一下]
当得了巨星也当得好兵1953年,还在上高中的埃尔维斯·普莱斯里(后来的“猫王”)刚满18岁,就在孟菲斯征兵委员会注册。高中毕业后,普莱斯里进入了演艺圈,三年后,他已经是家喻户晓的音乐和电影双栖巨星了。1957年初,普莱斯里接受了陆军征兵体检。孟菲斯征兵委员…[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萌西班牙国王:不作不没落◎李萌图/冯乾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他一直自诩上帝的保卫者,对异教徒和新教徒恨之入骨。他在位期间经常抓捕那些与他持不同信仰的人,抓到之后全部烧死。当时西班牙国内有不少穆斯林,在血腥压迫下他们只好皈依了天主教,但…[浏览全文][赞一下]
◎爵士猫洋纸币上有华人◎爵士猫16世纪以前,毛里求斯还是个荒无人烟的小岛。16世纪之后,法荷殖民者在此登陆,引进了甘蔗,开拓甘蔗园,从此,荒岛变“甜岛”。此后,广东、福建的客家人纷纷到毛里求斯谋生。1870年,客家人朱梅麟的父亲朱维勋也跟乡亲们一起来到了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龚令民朱元璋为何不打日本◎龚令民“倭寇”是明朝的关键词之一,“倭患”一直贯穿了整个大明王朝。早在朱元璋统治的时期,倭寇就长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骚扰。据统计,洪武年间有记载的倭寇入侵达44次之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之前,平均每年超…[浏览全文][赞一下]
◎秦皇汉武甲午战争后西方同情日本?◎秦皇汉武1894年,日本海军突袭清军“高升”号运兵船,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清朝无论是军队数量、舰艇吨位,还是武器质量、财政收入都在日本之上。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清军惨败,日本攻入中国东北地区,屠杀数万平…[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事美清朝民众为何帮助英法联军◎陈事美图/冯乾近代中国饱受西方列强欺凌,按道理说,百姓应该奋勇抵抗侵略者。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英国军舰过虎门,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朝廷与英军的战事…[浏览全文][赞一下]
◎羚羊邦屠格涅夫:专业“追星”四十年◎羚羊邦1843年,来自西班牙的女高音歌唱家波琳娜·维亚尔多在俄罗斯一举成名,某晚她在后台化妆室接见了四个狂热的追求者兼粉丝,其中一个是游手好闲的年轻猎手、地主少爷伊凡·屠格涅夫。在此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屠格涅夫一直围…[浏览全文][赞一下]
◎耿蛟龙物理学家:文史和体育也很强◎耿蛟龙1912年10月,在江苏无锡的钱家,一个瘦弱的婴儿诞生了。他的父亲和叔父钱穆都是教书先生,对于这个家族的长房长子很是看重。满腹经纶的钱穆想起“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文采斐然,擅长辞赋,便取其字“伟长”做了侄子的名字,…[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凯武松:《水浒传》里的不是我◎刘凯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使武松的形象一直活在人们的头脑中。那么,历史上是否有武松这个人?上述那些精彩的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翻阅《浙江通志》《临安县志》《杭州府志》发现,北宋末期确…[浏览全文][赞一下]
◎姜炳炎老舍是戏剧发烧友◎姜炳炎老舍爱看戏、听戏,更爱唱戏,是发烧级的戏迷,对京剧和昆曲都研究很深。老舍学戏始于1920年,那年他21岁。刚由小学校长晋升为北郊劝学员,事不多但薪金颇为丰厚。老舍回忆说,那时他性格孤僻、内向,总有一种压抑感,借着唱戏,他能喊…[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永加剧作家从政也出彩◎刘永加崇祯三年(1630年),冯梦龙终于考取了贡生。贡生没有举人的学历硬,但也有了做官的资格。四年后,冯梦龙被选授为福建省寿宁县知县。初到寿宁,冯梦龙凭着自己顽强的韧劲,审时度势上了几道利民施政报告,可惜大多石沉大海。冯梦龙深知自…[浏览全文][赞一下]
◎阚红柳康熙:二废太子也是慈父◎阚红柳康熙二废太子胤礽的事情尽管出名,但也掩盖不了他曾经的慈父形象。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春天,因准噶尔部屡次进扰内蒙古,威逼北京,康熙决意御驾亲征。他命皇太子胤礽留守京城,负责处理各部院的奏章,监国理政。那一年,康熙4…[浏览全文][赞一下]
◎栏目主持子玉宋朝女人很时尚◎栏目主持子玉因为宋朝盛行程朱理学,所以后人多认为当时的女装相较唐朝保守拘谨得多,但看到这幅石刻图,小编眼睛都辣瞎了好吗?宋朝女人很喜欢高髻,但这也只是贵妇的特权,因为要想发髻变得高,需要掺上不少假发呢!据说当时还有高达两尺的危…[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