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7655
    2023-11-09
  • 孙长永文学思维在新时期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孙长永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530
    2023-11-09
  • 完玛仁青现代语境下佛教经典研究完玛仁青佛教经典的诠释与弘扬对于佛教发展来说有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佛教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就是佛教经典传译、弘扬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佛教经典的诠释依然对于佛教传承发展有着重大作用。文章主要针对现代语境下的佛教经典进行研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714
    2023-11-09
  • 宋聪慧从毛泽东诗词选集英译本看中西翻译异同宋聪慧文章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本来对比中西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一、毛泽东诗词选集两个译本第一本英译毛泽东诗词要追溯到美国记者斯诺(EdgarSnow)的著作RedStarOverChina,又名《西行漫记》。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676
    2023-11-09
  • 邓娜从归化与异化翻译对策看戴乃迭对《边城》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再处理邓娜从文化因素影响翻译的层面来看,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本文以戴乃迭的《边城》英译本为例,分析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用归化和异化来处理文化信息。用异化归化翻译方式来保…[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650
    2023-11-09
  • 陈琳杨建兰探研《诗经》中礼乐文化对构建当代道德观的意义陈琳杨建兰《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周代礼乐文化蓬勃发展的产物,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礼乐文明的成熟风貌。当前中国社会大力弘扬道德文化建设,挖掘《诗经》中修身养性的君子之风以及温润敦厚的人文品格…[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658
    2023-11-09
  • 王婉秋“情感”的张扬与否弃——二十年代中国批评界关于华兹华斯诗论的争论王婉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诗人、批评家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在中国文坛不仅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产生了诸多分歧。本文一方面梳理华兹华斯诗论在二十年代中国文坛的接受情况,另一方面,以其为缩影,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662
    2023-11-09
  • 阿布力米提·乃克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阿布力米提·乃克本文主要陈述阿布都热依木·吾铁库尔写的《关于讨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研究问题》的价值,阿拉伯歌曲与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之间的影响,文章中作者的语言特点,以及这篇文章对研究员研究的重要性。阿布都热依木·吾…[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659
    2023-11-09
  • 杨清宇尤金奥尼尔戏剧对中国话剧的影响杨清宇美国现代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戏剧是表现主义的奠基之作。在创作中,他吸收了前人的精华,如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也对近代世界著名剧作家的精华做了借鉴,像易卜生、斯特林堡、契科夫,因此他的戏剧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不仅对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593
    2023-11-09
  • 朱蕊郭振华普洱地区民间歌谣的分类朱蕊郭振华普洱地区有14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不同的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展示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审美意识,构成了各美其美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很好地体现在民间歌谣中。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创世歌、仪式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599
    2023-11-09
  • 何倩故事在文学课堂的运用研究何倩文学课程是很多高校的基础性课程,但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此类课程的特点,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谈了故事化教学实施的原因,并从作家介绍的故事化、作品背景的故事化、作品内容的故事化等方面分析了具体…[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581
    2023-11-09
  • 苏虹蕾《追风筝的人》主题分析苏虹蕾《追风筝的人》(TheKiteRunner)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初入文坛的处女作。该作品2003年一经发表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成为畅销书排行榜上的热销之作。它被翻译成55种语言,陆续在70多个国家出版,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488
    2023-11-09
  • 夏君从悲苦到超然——从《拍案曲》和《过沙洲》看丁尼生生死观的嬗变夏君英国著名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作为继华兹华斯之后的又一位“桂冠诗人”,是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1850年,他的抒情诗集《悼念集》问世,使他誉满全球,并为他赢得继华兹华斯以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498
    2023-11-09
  • 李兰驰官场的另一种“人民性”书写——评张绪佑《静静的宁湖》李兰驰在普通大众的阅读经验和阅读积累中,官场小说的最初阅读印象无外乎这么一组关键词:“权利争斗”、“腐败”、“权钱交易”、“潜规则”等等,再加上市场上消费时代快餐文学盛行,在很多时候官场小说沦变为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466
    2023-11-09
  • 带兄从借鉴到回归——由扎拉嘎胡历史小说引发的思考带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文学理思潮不断涌入,深深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界。扎拉嘎胡的长篇小说从人物形象塑造到叙述模式深受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影响,更是力图“借鉴拉美魔化现实主义的经验,向民族传统开掘”。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513
    2023-11-09
  • 王书英想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研究王书英提到想象,总是让人眼前一亮。想象,可以是天马行空的、虚无飘渺的、荒诞不羁的,想象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正是有了想象这一美好元素,让更多文学作品能够流传千古,成为旷世之作。文学作品不是空中楼阁,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594
    2023-11-09
  • 刘相远金履祥理学诗探微刘相远金履祥是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从属朱熹—黄幹—何基—王柏—金履祥一派,重视诗歌的垂教作用,“以诗立制,以诗传道”是其理学诗歌创作的主要目的。金履祥的理学诗歌主要分为挽诗、祝寿寺、山水诗、理趣诗、修身诗几个大类,主要是以“文以载道”…[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643
    2023-11-09
  • 袁妮子《雾都孤儿》中译本的语言技巧袁妮子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雾都孤儿》,通过孤儿奥利弗的坎坷经历,描绘了英国19世纪后期的社会现状。这篇小说不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也充满特色,有幽默有讽刺,常常在严肃的氛围中突然爆出一两句具有讽刺性的话语,和周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692
    2023-11-09
  • 李彤浅析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与唐代传奇小说《杜子春传》的差异李彤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一生虽短暂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瑰丽奇幻的文学作品。他从小饱读诗书,对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尤为喜爱。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以中国古典小说为原型加以创新改编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607
    2023-11-09
  • 张保明从《孔雀东南飞》看中国古代的叙事诗及其他张保明《孔雀东南飞》一诗显现了我国古代叙事诗的特点。叙事诗讲究故事情节、重视人物刻画,诗歌的语言韵味。我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文学理论上的影响,也有诗人们生活境遇的因素。《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781
    2023-11-09
  • 李畅《一句顶一万句》的说话艺术:作者的“说”与“不说”李畅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有着独特的叙述技巧,有些叙述缠绕复杂,有些叙述点到为止,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叙事模式和说话艺术,本文将刘震云的说话艺术划分为“说”与“不说”,企图分析“一句顶一万句”的意旨所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