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7971
    2023-11-09
  • 丁辉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后殖民主义文化观丁辉马尔克斯的作品是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文学上的再现,其背后有着鲜明的文化观。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马尔克斯作品,分析作家在其作品中体现的拉美社会无处不在的西方殖民主义压迫与影响以及其试图寻找拉美文化出路的尝试。马尔…[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007
    2023-11-09
  • 陈美娜浅析《欲望号街车》中的象征主义陈美娜《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该剧中象征手法的运用相当成功,它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主题,本文试对《欲望号街车》中运用象征主义手法的实例进行分析,论述象征主义在在该剧中的重要作用。田纳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000
    2023-11-09
  • 郑晓宁论《倾城之恋》中女性的情爱与人生郑晓宁《倾城之恋》这部小说结晶在五四“个性解放”新思潮发生之时。当时大家都急于捕捉社会变化、新时代的倩影以及女性解放光明的前景。但张爱玲却独树一帜,窥见时代和社会的背影,并且以生动的人物形象高度诠释女性这一角色在婚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946
    2023-11-09
  • 卫欣玲国学热与我国当代文学探究卫欣玲受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社会冲突的影响,人们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国学热也积极推动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本文就国学热与我国当代文学展开分析,希望对我国传统文学的复兴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056
    2023-11-09
  • 徐瑞祥蒙元前期东平府礼乐兴盛探析徐瑞祥蒙元前期,中原战火不断,但东平府却相对安定。东平行台严实父子崇儒兴教,重修东平府学。东平府学的一大儒学特色便是太常礼乐在府学的发展。本文旨在从地缘环境、社会背景和国家政策等层面探析东平礼乐兴盛的原因。“礼者,天地之序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020
    2023-11-09
  • 马元元思乡离愁:借鉴与突破——比较《游子吟》与《离家》之异同马元元孟郊的《游子吟》与现代诗人潘漠华的《离家》虽然年代相隔甚远,但是两首诗歌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与相似之下的不同。同是以离家思乡作为诗歌主题,甚至选择相同意象表达内心离愁别绪,但是二者在主题、语言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918
    2023-11-09
  • 李文倩论文学治疗本土化的必要性李文倩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压力就越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文学治疗”也越来越为学界重视,而“文学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900
    2023-11-09
  • 卜凡从顾城诗歌看语言陌生化的误区卜凡本文参照诗歌的语言特点,结合顾城后期诗歌创作中的问题和当下网络盛行的诗歌体例来剖析诗歌创作中对语言陌生化的理解误区,使人们对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理解更加明晰。一、现代汉语诗歌及陌生化现代汉语诗歌,是在白话的基础上重建起来的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949
    2023-11-09
  • 安翠芳《白象似的群山》女主人公人称指示语解读安翠芳《白象似的群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常从语用的会话原则和文体分析角度被评论家提及与研究,但对其人称指示语的解读却寥寥无几。本文主要从女主角人称指示语的角度解读《白象似的群山》,试图挖掘出女主角…[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901
    2023-11-09
  • 李乐从穆姜看《左传》中的贵族妇女地位李乐穆姜为鲁宣公妻鲁成公母,成公即位之初年幼,穆姜身为其母涉政。本文通过对穆姜言论活动的分析,探讨当时女性的家庭角色与社会政治角色。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故历代史书中多记载国家统治阶层的政治军事方面的言论,不过《左传》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873
    2023-11-09
  • 李妍妍在理论阐释与感性直观之间演绎传统文化风尚——评董晔博士专著《中国风尚史·汉魏晋南北朝卷》李妍妍作为一个时代文化旨趣的显现,“风尚”是具有相当包容性的范畴,它既可指涉精神层面的审美趣味与思想追求,也可指涉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的民风民俗等。可以说,“风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855
    2023-11-09
  • 董越弈潜斋集谱初编成书年代之探究董越弈潜斋集谱为最著名的有“晚清四大丛谱”之一,无论从围棋史,还是古籍版本学上看,都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目前学术界,对其版本的著录鲜有定论,本文通过对现存善本古籍的考察研究,结合原书出版者邓元鏸的生平重新界定了《弈潜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817
    2023-11-09
  • 摆永刚《亚库班公寓》反腐败主题研究摆永刚《亚库班公寓》是埃及作家亚拉·阿斯旺尼第一本正式出版发行的小说,也是作者的成名作。作者以讲述“小故事”的形式,再现了亚库班公寓的沉沦史及老公寓住户的没落史。作者通过故事人物的生活遭遇揭露了二十世纪初期埃及社会普遍存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784
    2023-11-09
  • 陈红玲谢伦廷《围城》病态社会人人生价值的沦丧——以方鸿渐为例陈红玲谢伦廷《围城》作为一部批判病态社会知识分子孽根性的“新儒林外史”,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及其命运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整个现代文明的精神危机和病态社会人的人生困境。本文从方鸿渐先后经历的“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867
    2023-11-09
  • 薛静聆听《冰与火之歌》的“空间”奏鸣曲薛静美国史诗奇幻作家G.R.R.马丁,用“空间”为其小说《冰与火之歌》打造了恢宏浩瀚的空间背景,跨度极大的历史时期;这里的“空间”,积极构筑小说文本叙事结构的同时,还充分地表现了叙事的“时间”,成为其叙事过程中最为恒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719
    2023-11-09
  • 曾佩玲跨越语言的阈限之后——以李永平《大河尽头》为研究个案曾佩玲长篇小说《大河尽头》是李永平写作逾40年后对生命的溯始,具有重要意义。此前,许多论者多以其作品中的中国性、身份属性、历史意识、后殖民书写策略等展开论述。本文以李永平的《大河尽头》为研究个案,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849
    2023-11-09
  • 邱水鱼《喜福会》:双重视角下的创伤与治疗邱水鱼华裔美籍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生动地描写了母女之间的微妙情感,既有着谭恩美自身的人生印记,同时也折射了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小说从母亲与女儿的双重视角出发,叙述各自的心理创伤。同时通过两者的冲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912
    2023-11-09
  • 彭自平王楚韵《模仿者》中白人女性桑德拉在殖民中的角色彭自平王楚韵白人女性桑德拉在殖民中扮演着殖民者与被压迫者的角色。作为殖民者,无论是对待丈夫辛格,还是对待伊莎贝拉的本地人、移民及第三世界的女性,她都表现出一种殖民者的强势及霸道。作为女性,她又受着父权及夫…[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946
    2023-11-09
  • 刘旭超雌雄同体:陷阱还是出路?兼论《黑暗的左手》与《方舟》刘旭超“雌雄同体”这一原型有着古老的文学文化渊源,上世纪后半叶,美国女作家勒古恩和中国的张洁在《黑暗的左手》与《方舟》中分别从生物学、社会心理视角切入并建构着雌雄同体的“冬星”和“方舟”,这种建构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962
    2023-11-09
  • 潘锐论余华《活着》的人生意义潘锐《活着》通过一个小家庭悲欢离合的情节酝酿和被时代大潮左右的人物命运结局,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具有较强的人生意义、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本篇论文从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苦难和挫折是上天给予活着的人的一笔财…[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