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光2016年9月16日上午10时许,传来王明方主席逝世的消息,让我顿感惊诧,怎么也难以相信明方主席忽然之间就离我们而去。时值中秋假期,我马上打电话找机关秘书处同志查询,直到上午10∶30分左右终于得到确切消息,王明方主席于上午9∶55分与世长辞。这个噩…[浏览全文][赞一下]
虞爱华尊敬的明方主席:您好吗?9月16日,临近中午,我接到电话,说您走了,我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泪水瞬间落下,听不清电话那头还在说什么,只是自言自语反反复复一句话: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9月20日上午,在去见您的路上,我眼前如过电影一样,不断地浮现出您挺拔…[浏览全文][赞一下]
俞小平1963年,我考入北大技术物理系。自1966年6月至1970年3月,在北大全程参与了这个时期的北大“文革”运动。1967年8月17日北大井冈山兵团成立后,不承认校“文化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校“文革”)是领导全校的权力机构。因此在1968年的北大武斗…[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劲松刘彦培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在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领导下,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冲破“左”的思想的严重束缚,坚决拨正“文化大革命”破坏之乱,使各方面工作回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安徽省广大党员、干部…[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彦培皖南旌德县乔亭村,是千年古村。乔亭古时因河名“乔川”,村名亦称“乔川”。《乔川刘氏宗谱》记载,北宋乾德年间,刘氏十四公由泾县迁来乔川建村。后来,将建于村口的“聚垣亭”改名“乔亭”,村名也随之定为“乔亭”。建村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胡迟第一次知道安苗节,还是1990年代中期。当时我在一个杂志社做兼职编辑。一个老乡投稿,题目是《绩溪民俗:安苗节》。典型的徽州人文风,老老实实的标题,老老实实的记述。那时候,这种文章,很多杂志是嫌弃的。我拿着稿子,改了一个标题,想改内容,却发觉这种朴实的文…[浏览全文][赞一下]
胡海燕鲁迅曾与地质学家李四光打过一场笔战,起因是1925年北京女师大风潮。有点巧,他俩的夫人都与该校有关:鲁迅夫人许广平是此次女师大风潮中被开除的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一,而李四光夫人许淑彬则是该校附中教师。当时校长杨荫榆邀约一批名流前往女师大,或许是想拉人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殷实在沈去疾《赵朴初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中,有关“丙子息灾护国法会”的条目和“慈联会”的注释原文如下:1936年丙子民国廿五年三十岁11月20至29日与王一亭等在上海云南路仁济堂发起举行丙子息灾护国法会,担任常务理事。在上海慈联会任常委兼收容股主任,…[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恭忠孙中山身后葬于南京紫金山,乃是他自己作出的选择,这差不多已经是人所公认的事情。不过近年来围绕着陈去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出现了不同的看法。事实究竟如何?有必要予以澄清。1994年出版的《吴江文史资料》第14辑(纪念陈去病诞辰120周年专辑),内有高驰撰…[浏览全文][赞一下]
汪晓东自古以来,有知识、有涵养的读书人被称为“文人墨客”,一声“墨客”道出了墨之于读书人的重要。古之书房里,但见一文人在书案前吟诗作赋,旁边总会有一佳人或书童静静研墨……深谙墨道的书画家们都明白墨,尤其是古墨之于书画的重要性。现代的墨汁作画与研磨古墨所创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卢坡吴汝纶,字挚甫,为晚清桐城派的末代宗师,生前有“海内大师”和“古文宗匠”之誉。吴汝纶自幼接受传统教育,科考连捷,同治四年(1865年)会试,取进士第八名,“遂以内阁中书用”。吴汝纶以文章名世,“是时中外大疑大计,一决于国藩、鸿章二人,其奏疏多出汝纶手”…[浏览全文][赞一下]
闫慧丽佛天艺海同此风月弘一法师的一生,以出家为界,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出家前,他是名扬四海的风流才子李叔同,书法、篆刻、绘画、音乐、戏剧、诗文皆擅长,在多个领域开中华艺术之先河:他所创作的歌曲,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几乎家喻户晓;他在日本发起话剧社,亲自…[浏览全文][赞一下]
郭存孝程万孚,1904年生,安徽绩溪人,因与胡适是同乡关系,且比胡适小13岁,向视胡适为前辈。又因求职需要,曾追随胡适多年,一度住在胡适上海家中,充当助手,深得胡适赞许,受惠良多,故毕生难忘。早期,程万孚还与名作家沈从文过往从密,自己亦执笔写作。并渐有译著…[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开定同室相处“文革”中,身为北大副校长的周培源先生目睹政治暴发户聂元梓大树特树个人绝对权威,在北大按照“反聂即反动”的逻辑,把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和群众组织打成“反革命”,大批干部和教师打成“牛鬼蛇神”,关进“牛棚”,实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暴政,出于正义…[浏览全文][赞一下]
[编者按]董国强,1962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曾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社会思潮研究、“文革”史研究和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等领域,出版《亲历…[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建安四张:谈谈您的经历吧。我曾查阅过关于您的一些资料。有的说您是1915年出生,有的说是1919年,哪一个正确?杨:我的出生日期是1918年12月20日12时30分。当时父亲和母亲从美国回来后,外祖父劝他去中国企业工作。1918年12月,父亲赴汉阳任汉阳…[浏览全文][赞一下]
蔡乐昶1961年8月19日,一出名为《李慧娘》的昆曲在首都人民剧场公演。首演前,报上的演出预告已示客满,颇受期待。上演后,《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称其“是个相当成功的改编尝试”,“是一朵新鲜的‘红梅”。文化界人士亦纷纷向编剧孟超致以祝贺。然而不到两年,该戏就被…[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海文任命于动乱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毛泽东提议华国锋为副主席,并在副主席前面加了“第一”之称,华国锋没有推辞,他说:“再让就让给‘四人帮了。”“四人帮”在政治局提出:如是代总理如何登报?见外国人时不好登报。毛主席听到后很生气,说:“这好办。把代字去掉,并且…[浏览全文][赞一下]
徐行大江歌罢掉头东周恩来少年时期就立下救国之志。他小学毕业时曾表达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愿。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的四年里,他品学兼优,更坚定了救国之心。1917年夏从南开学校毕业后,周恩来决定东渡日本继续求学。临行前,他先到沈阳探望了伯父,并同小学时代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焱震惊中外的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陕北胜利会师已过去80年了!80年前,由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中央红军,和由贺龙、任弼时、肖克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先后经过我的故乡滇西楚雄地区。贺龙领导的红军还曾攻克楚雄县城,在城里停留两天。当时我…[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