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40421
    2023-11-09
  • 郑学斌1972年2月10日凌晨,寒风瑟瑟。蚌埠市看守所数十名“已决犯”(即已宣判后的犯人)被一一点名到大门旁的院内集中,我也是其中一员。被长期监禁的人都极为敏感,当即便预测到即将要押解远行了。果然,当带队干部宣布“注意事项”后,便开始发放大饼作为路上干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269
    2023-11-09
  • 1980年代,好友李霍勤女士(安徽省徽剧团编导、省内知名的剧作者)的新编历史京剧《憨郎与紫薇》,由铜陵市京剧团排演,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戏剧节汇演,获得了二等奖。在戏剧节上演出时,恰又被北京《戏剧电影报》主编杨晓雄先生看中,并撰写《满汉团结的赞歌》一文在《戏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198
    2023-11-09
  • 胡海燕竺可桢自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一干13年,把浙大办成了李约瑟称誉的“东方剑桥”;也干得心力憔悴,常哀叹衰哉倦矣,多次辞职而不获准,最后终因大陆政权易手方改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这期间留下近500字日记。本文主要依据《竺可桢日记》,参考其他资料,尝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169
    2023-11-09
  • 徐泓卫立煌(1897—1960年),字俊如,又字辉珊,安徽合肥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戎马一生。他能征善战,曾被称为蒋介石嫡系中最能打仗的将军。抗日战争后期,他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在滇缅战场战功累累。盟军司令史迪威将军也赞他是“中国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153
    2023-11-09
  • 1921年农历八月初二,我出生在营口市盖平县(今盖县)的于家屯村。7岁上学以前,有一天我三叔拿了一张画让我看:一个人穿了一身子长虫的衣服。我数了数,一共21条。三叔就告诉我,这是21条不平等条约,是日本强加给我们的,孩子你不能忘记。我父亲是放柞蚕的专家,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077
    2023-11-09
  • 编者按阎秉华,1917年6月28日生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民盟中央退休干部。曾与梁漱溟、熊十力长期交往。受梁漱溟委托,与丈夫李渊庭一起编著出版了《梁漱溟先生年谱》,整理出版了《梁漱溟先生讲孔孟》等书。近期,本刊特约作者张建安先生对阎秉华老人进行了专访。我与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971
    2023-11-09
  • 张比2015年1月6日,我到清华大学东区看望了分别57年的小学同班同学陈书祥。1951年到1957年,我们在清华附小同学6年。毕业后,我考取了北京101中学,他被保送上了清华附中。1963年高中毕业后,他留校当教师,我则考上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由于各种原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990
    2023-11-09
  •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当李济深箭步走上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国民党残余势力和美国政府都大吃一惊。他们没有想到李济深居然能在重重监视之下从香港来到北京,更没有想到他居然还能登上天安门城楼。为了纪念他,本刊特约作者周海滨采访了新中国成立后与李济深相…[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015
    2023-11-09
  • 胡亚东下农村参加社教运动1964年10月12日上午10时许,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部主任(随后晋升为校党委副书记)赵德芳同志率领下,文学系、政治系、法律系、函授部等声势浩大的近600名师生,前往陕西省长安县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运动”,也叫“四清…[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958
    2023-11-09
  • 曹冶+伍星1967年夏,周恩来在一次军队内部的大会上,谈到开创红军无线电侦察工作的艰难岁月时说:“35年前,我和你们一起创业,那时人很少……”周恩来所讲的是1932年,红军在江西中央苏区首破国民党军密码、创立无线电技术侦察工作的往事。我们的爸爸曹祥仁,那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877
    2023-11-09
  • 中国工农红军无线电侦察工作的创建,是在红军总司令部领导下集体努力的一个过程。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军委二局技术人员经过艰难摸索,从无到有,成功破译国民党军队多种版本的密码电报,让长征中危机四伏的红军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四渡赤水,秘密武器直指敌人死穴;抢占战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960
    2023-11-09
  • 王道合肥张家四姐妹之四妹张充和集书法、昆曲、诗词等成就于一身,早年曾受胡适邀请主编《中央日报》副刊“贡献”,发表了一批文学作品。抗战时期进入教育部参与整理国乐,抗战胜利后受邀到北京大学任教,直至1949年随夫汉学家傅汉思赴美。张充和在美期间一直致力于昆曲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860
    2023-11-09
  • 陈满意在晚清历史舞台上,合肥人张树声的影响不容忽视。他曾任两广总督、署理直隶总督,是淮军将领中仅次于李鸿章的二号人物。2015年6月18日在美国逝世的“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张充和老人就是张树声的曾孙女。文武兼资的儒将张树声《张靖达公奏议》是张树声(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812
    2023-11-09
  • 邢小群今年2月,已110岁高龄的黄慕兰去世了。这位人瑞,1926年参加中共,1955年因潘汉年案牵连,被监禁、审查20余年;出狱后奔波10年,为自己和同人洗冤申辩。90岁时,动手书写自传,105岁时终得付梓出版。有人说她的一生是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反映,我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748
    2023-11-09
  • 许雪姬(台湾)前言近一二十年来在台湾口述访谈的风气大开,可谓众声喧哗,成果丰硕,由庶民角度出发的历史成为最能吸引众人目光的叙事。口述访谈是透过深度访谈以发掘个人记忆而形成的历史,因此西方学者开始探索历史和记忆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讨论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哈布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643
    2023-11-09
  • 郭存孝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源远流长,传说十八世纪或早些时候,中国人即已来到澳大利亚。2013年,在澳北海中一无人小岛,三位考古学者用探测器在沙滩上发现一枚尘封200余年的清朝乾隆年间品相很好的铜钱,便是明证。到了1850年代,澳大利亚东部维多利亚州及新南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707
    2023-11-09
  • 当今,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办公大厦坐落在北京东交民巷与正义路的交汇处。最高法之前这里的主人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最高检),再之前则是苏联大使馆,前身是俄国公使馆。原俄国公使馆的旧建筑现在几乎拆光了,只剩下两栋红顶平房依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722
    2023-11-09
  • 祖云2013年国庆节这一天,祖保泉先生静静的走了,享年93岁。几年来,怀念他的文章不断见诸媒体,人们深深地怀念这位可敬的学术大师,也不断引起我对先生的思念和回忆……1978年2月我考取安徽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去芜湖上学。父亲交代我去拜访中文系的一位本家一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770
    2023-11-09
  • 缪丽芳朱湘,字子沅,安徽省太湖县人,其父朱延熙,为晚清翰林,仕宦湖南,故朱湘生于湘地沅陵。朱湘母亲张氏为张之洞的侄女,可以说,朱湘生在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然而朱湘不幸3岁丧母,11岁丧父,没有得到多少父母的慈爱养护。父丧之后他被托养在比他大28岁的大哥家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697
    2023-11-09
  • 李智白敬文黄依宁孙玮琪武黎嵩(采访整理)江津邓氏我是四川江津人,江津邓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我父亲邓燮康早年由在复旦大学读书的邵志刚(邵力子次子)介绍加入共青团,1930年担任私立奎聚中学第一任校长。奎聚书院门楣上有一幅对联:“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得天下英才…[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