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李兆麟(1910—1946),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原名李超兰,又名张寿篯等,辽宁省辽阳县铧子镇小荣官屯(今属灯塔市)人,1930年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一八事变后,李兆麟到北平(今北京)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孝斌王守仁(1472—1529),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世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是心学集大成之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宝山熊瑾玎(1886—1973),曾先后担任中央机关的会计和新华日报社总经理,被人叫了半辈子的“熊老板”。周恩来赞誉他“担任党中央最机密的机关工作,出生入死,贡献甚大,最可信赖”;老新华人称他为“红色管家”“新华日报唯一不可缺少的人”。上海福兴商号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喜松2007年3月和6月及2011年2月,笔者3次远赴英国,在伯明翰大学总图书馆档案史料馆、伦敦市档案馆收集到一批广西北海档案文献资料,其间,还到上海图书馆、上海徐家汇外文图书馆寻找到许多北海史料。梳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史料中每每有“疫情”记载,字里行间透…[浏览全文][赞一下]
陆璎1992年11月,“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组委会正式宣布,从海内外音乐家推荐的500多首(部)作品中选出124首(部),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举办的各类音乐作品评选活动中规模、意义较大的一次,入选作品涵盖单曲、合唱曲、独奏…[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锡刚20世纪40年代,岑友鲲是中共柳州地下工作者群体中十分出色的代表人物。他曾潜伏于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三青团”)广西支团柳江分团部,搜集敌特情报;担任柳州日报社记者和警卫队政工组组长,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和对敌武装斗争;出任地下党开办的联华印…[浏览全文][赞一下]
夏明星1942年12月中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年届五旬,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欣然赋诗《祝刘伯承将军五十寿辰》,由衷赞佩:“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在陈毅心目中,刘伯承谈兵论战,可比肩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吴起。的确,刘伯承深谙孙武兵学巨著《孙子》(又…[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丹在法国上塞纳省有一座非常独特的花园,园中有法国园、英国园、日本园等各具特色的分园,在这里能够看到不同地域的风情,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这座花园内建有一座阿尔伯特·肯恩博物馆,此馆珍藏了全球50多个国家7万多张黑白或彩色照片和时长约120小时的电影短片,…[浏览全文][赞一下]
毛峥嵘李烛尘(1882—1968),原名李华梧,出生于湖南省永顺县茅坝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00年春参加永顺府童试,中秀才;1912年留学日本,学习电气化专业;1918年回国后加入久大公司,协助范旭东创建“永、久、黄团体”民族化工工业。他是中国著名的民族实…[浏览全文][赞一下]
●韦英思一般认为,在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之初,并没有设立军衔。据《军事史林》杂志2010年第1期刊发的《人民解放军首次军衔制度实行始末》等资料介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后,红军改编为名义上属于国民革命军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共中央军委(以下简称…[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树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1886—1976),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爱戴和尊敬。笔者特将这位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帅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轶事编录成文,以资缅怀。挑粮上井冈“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浏览全文][赞一下]
●曾昭华南京长江大桥(以下简称“大桥”)正桥有9个擎天柱般的桥墩,矗立在滔滔江水之中,托起巨龙般的钢梁。1964年秋,正在施工的4、5号桥墩,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沉井危急!桥墩危急!大桥建设者勇于探索,苦战1个多月,以血的代价,终于取得抗洪抢…[浏览全文][赞一下]
●钟军苏春生1931年,日本为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由此揭开。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抗日救国的主张,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1月下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浏览全文][赞一下]
郭松林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中共中央迅速作出应对之策。在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过程中,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的周恩来,针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局势,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和平解决事变、促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起到重要作用…[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孝斌花木兰是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她替父从军击败外敌入侵的事迹流传至今,更因影视剧的演绎而家喻户晓。鲜为人知的是,“花木兰”其实是由南北朝时期的“木兰”和明代广西的瓦氏夫人这两位女将所融合成的民间形象。木兰本是魏家女花木兰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朝的叙事…[浏览全文][赞一下]
曾昭华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驻沪日本海军蠢蠢欲动,从7月下旬开始,就不断地在上海挑起事端,为在上海发动侵略战争制造借口。7月24日,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宫崎神秘失踪。日方无理屡屡给上海地方当局和军警施…[浏览全文][赞一下]
何广华李航2018年6月19日,一枚1943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伍仟圆边币在北京诚轩春拍卖,最终以50.6万元人民币成交。这枚边币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印刷地,它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是其他纸币无法比拟的。边币,系陕甘宁边区银行纸币的简称,是1941年1月国民…[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史春秋》杂志是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管、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办的文史类社会科学期刊,是广西优秀社科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杂志。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为办刊宗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突出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特色,面向…[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锡刚1983年7月15日,曾参加抗日战争、支援越南革命斗争,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共左江工委(地委)军事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左江支队司令员,具有中国共产党党龄47年,为左江地区解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莫一凡,在广西南宁病逝,享年71岁。“一个坚贞不…[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