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英思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桂籍)指挥数十万大军,在华中地区打了一系列漂亮的硬仗。其中,1938年3月取得台儿庄大捷,歼灭日军王牌师团2万多人,是中国正面战场上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作战的胜利。共产党八路军在抗日敌后开辟战场…[浏览全文][赞一下]
陆桂芳1950年至1999年1950年,文物工作者在广西左江流域的宁明县境内首次发现花山岩画,此后又陆续在该流域发现更多岩画,花山岩画开始正式进入学术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视野,并相继在古籍中找到诸多记载。1963年出版的《花山崖壁画资料集》是第一部记录和介绍…[浏览全文][赞一下]
梁志玲左江,古称“斤南水”“斤员水”,发源于越南与广西交界的枯隆山。穿境而过的左江,滋润着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独特的地质环境、宜人的季风气候,不仅造就崇左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孕育了多样的自然生态和多种文化,左江花山岩画呈现的花山文化更是闻名于世。综合考古发…[浏览全文][赞一下]
夏明星徐晓丹韩先楚(1913-1986),湖北黄安(今红安)人。红军岁月中,他披坚执锐,从士兵成长为师长:抗战时期,他英勇抗敌,从副团长成长为代旅长:解放战争中,他屡建奇功,从纵队副司令员成长为兵团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期间,他谋勇兼备,出任志愿军专职司令员:…[浏览全文][赞一下]
邝国敦左江两岸重峦叠嶂、青山碧水、风光绮丽。规模宏大、风格粗犷的岩画,绘于悬崖绝壁之上,那万绿丛中的片片赭红,更为左江流域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神秘与瑰丽的色彩。千百年来,左江花山岩画这一壮族先民的光辉遗作,伴随着各种神话和传说,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几乎…[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华丹广西崇左市境内广泛分布着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峰丛林立,秀美的左江流淌于群峰之中。左江全长约345千米,它的北面是西大明山,西南面为公母山和大青山,东南面为十万大山,河流顺着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蜿蜒而去。左江区域地形复杂,有峰丛、峰林、孤峰等,山峰海拔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贺祖斌很早就想写一写我的同乡唐景崧,这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同乡,我的出生地距唐景崧的老家仅2公里,外出总是经过他家门口,也可算是街坊邻里。在我很小的时候,唐家“同胞三翰林”的美誉和唐景崧抗法抗敌的事迹就已在家乡代代相传,我也早已耳熟能详。随着年龄的增加,外…[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秋平广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沿岸约260千米的断崖峭壁上,保存有80多处古老的岩画,统称为“左江花山岩画”,2016年7月15日,在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有38处岩画点以“文化景观”类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什么时候谁作的画,作画…[浏览全文][赞一下]
胡平原抗战时期,邓颖超与周恩来一道从武汉来到陪都重庆,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担当中共中央赋予的使命,英勇奋斗,努力工作,在重庆这座城市留下许多革命故事,传诵至今,成为美谈。抗日救国努力工作邓颖超(1904-1992),原名邓文淑,祖籍河南光山,1…[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秋平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通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以下简称“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漫漫申遗路,值得我们回顾。花山申遗扬帆启程2004年4月15日《人民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郑学富2016年12月20日,著名爱国将领,曾任黄埔同学会总会副会长、《黄埔》杂志社社长覃异之先生的女儿覃珊在装修老房子时,在父亲遗存的信笺中发现一封来自台北、写于1994年3月2日的信,字迹娟秀。信中写道:“异之先生:您好。我是张郁廉,抗日战争期间曾到过…[浏览全文][赞一下]
陆桂芳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通过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广西境内世界文化遗产从无到有的突破,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从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壮乡瑰宝到名动天下的世界文化遗…[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