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1932
    2023-11-09
  • [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48
    2023-11-09
  • 吴志菲京郊的一个僻远小山村,因为被发现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红歌原创地而变得热闹起来,人们带着特别的红色情愫来这里寻访。开国领袖毛泽东曾为这首歌改过歌词,从普通百姓到中共领导都曾无数次高唱过这首歌。这首歌就是“颂党第一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旷世之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32
    2023-11-09
  • [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43
    2023-11-09
  • 吴跃农1949年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美国不甘心因为蒋介石的失败而失去在中国的利益,他们不希望中共夺取全国政权之后,彻底站到苏联一边。因此,美国杜鲁门政府试图放弃支持国民党转而亲近共产党。这时,中美建交悄然成为美国短暂的政策重心。一1949年4月22…[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40
    2023-11-09
  • [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11
    2023-11-09
  • 左中仪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浴血抗战了14年,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8月21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一行8人飞抵湖南芷江,和国民政府要员举行无条件投降之前的受降会谈。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52
    2023-11-09
  • [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50
    2023-11-09
  • 冯晓蔚杜重远,1897年4月16日出生于辽宁省(今吉林省)怀德县凤凰岭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东渡日本人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专攻窑业,立志振兴中国实业:1923年夏毕业,回国后倾力发展我国的瓷业。杜重远是一位热诚的爱国主义者和坚定的民主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66
    2023-11-09
  • 许圣义许昌浩世人常以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才第一次见面,然而事实上,毛泽东和蒋介石曾有过同参一会或同处一城而未曾交际的情形,亦有过计划谋面而不得见的情形,毛泽东晚年还曾计划邀请蒋介石回大陆谋面,蒋介石暮年亦曾有邀请毛泽东到台湾走走看看的想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23
    2023-11-09
  • 吴月生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坚守信仰的力量,国家才能发展,民族才能复兴。古代圣贤倡导民无信不立。《论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08
    2023-11-09
  • 邹伯芬历史上最早描绘香港风貌的诗是哪首呢?应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于816年的《沓潮歌》:“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沓潮。”所谓“沓潮”,指前潮未尽退时,后潮又因风迭至的潮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贬官岭南,写了《赠别元十八协律》:“屯门虽云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22
    2023-11-09
  • 叶桂郴“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是家族子孙的训诫,为“修齐治平”、培养精英、稳定秩序、推进历史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最早的家训可以上溯到《诫伯禽书》。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曾辅佐侄儿成王。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的儿子伯禽。周公写《诫伯禽书》诫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39
    2023-11-09
  • 熊坤静抗战时期,我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田汉曾三到桂林。在3年零8个月时间里,他以大搞戏剧演出和戏曲改革等活动来积极宣传抗日,促进救亡,为建设桂林文化城并夺取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率“平宣队”转战桂林在武汉被日军侵占前夕,中共党员、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02
    2023-11-09
  • 李丹轿子,古称肩舆、步辇、担舆等,由先秦时代的辇舆转变而来。汉朝,达官显贵习惯于乘坐车马,然途经山路车马不便行,有人便想出一个办法,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固定两根杠子,乘着盘坐其上,让人抬着走,形似现在的木板担架,此即为最原始的轿子。故《汉书·河渠书》中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72
    2023-11-09
  • 肖亮升30他乡遇故知范仲淹在应天书院意外重逢了一个老朋友——当年他游学长山、章丘时相识的王洙。刚开始王洙还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朱说,只说看着他感觉眼熟。他却一眼就认出了王洙。当他脱口而出叫出王洙的字“原叔”时,王洙还有些诧异地看着他。他解释说:“原叔!我是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05
    2023-11-09
  • 马素丽在中国古代,每每有重大的事情大都会通过石刻来做记录,石刻成为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在广西贺州历史遗留下来的众多石刻中,八步尖峰山石刻颇有特色,至今留存着80年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题匾和时任广西省主席黄旭初等省府地方要员名流的题文题联。尖峰山摩崖石刻与山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64
    2023-11-09
  • 秦臻莫树英奇山秀水孕奇才“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奇山秀水的广西桂林和阳朔,孕育了许多英才雄杰,曹邺便是阳朔名载中华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曹邺,字邺之,唐代桂州(今广西桂林市)阳朔人。据《广西通志》《阳朔县志》等资料记载,曹邺出生于约816年,卒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96
    2023-11-09
  • 颜坤琰赵清阁(1914-1999),河南信阳人,因幼失母爱,处境恶劣。读完高中后,想进美专,但没钱,倔强如风中劲草的她宁愿找T作做,也不肯向后母索取学费。17岁的她第一次向报社投稿就得到发表。1933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成为上海《女子月刊》的重要撰稿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92
    2023-11-09
  • 黄鸿在中共广西左右江革命斗争史上,记录着一位没有详实生平履历的人物叫陈道生,他的身份时常被记载为中共中央代表、中共两广省委代表或省委特派员。史料上反映陈道生在广西从事革命活动的时间很短暂,但他在发挥中共党组织特殊的引领作用方面却留有浓墨重彩的印记:1931…[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32
    2023-11-09
  • 吴孝斌广西武宣,又称仙城。据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桂林县置武仙县”。明宣德六年(1431年),武仙县改称武宣县。明旅行家徐霞客在明崇祯十年(1637年)经过武宣曾感:“《志》谓‘县西有仙人山,南有仙岩山,当即所望诸异峰也。”“仙岩山”因其山下…[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