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红陈季同(1851—1907),字敬如,号三乘槎客,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晚清学贯中西、才华盖世的学者、外交家。近代把国学译成外文传到西方影响最大的“三大奇才”(陈季同、辜鸿铭、林语堂)之中,陈季同被誉为“中学西传”第一人。有趣的是,陈季同还是晚清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韩湖初曾日洪“急公兴学”是晚清廉州知府王乃宾(1843-1907)提出并大力推行的爱国启蒙教育运动。它改革封建教育旧制,让平民子弟入学读书,赢得了国民的认同和支持,成效卓著,获得朝廷表彰,在我国近代史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相关的事迹和文物几乎湮…[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永加1924年6月,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其培养出来的将官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成立之初,黄埔军校组建的黄埔教导团,使国民党从此有了一支自己的正规军队。尤其是在第一次东征中,这支年轻的部队,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打…[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生于1936年,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童年随父母侨居越南太原市谋生。1947年2月,由于战事紧张,11岁的我随全家从太原逃难到高平。10月,遇到中國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又称两广部队,代号“越北部队”)。因为当时我的二叔郭汉(又名郭星汉、郭良采)、三叔郭…[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倩玲刘江平1949年5月,中共融县工委将各地武工队和战斗队的番号统一起来,称为“桂黔边人民保卫团”,团长兼政委莫矜,副政委谢之雄,政治部主任林润葱。团以下辖3个大队,共500多人。9月10日,中共广西省农委决定,将“桂黔边人民保卫团”更名为“柳北人民解放…[浏览全文][赞一下]
郑学富人们常说书信是“见字如面”。然而,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不少战士在战壕里写成的家书尚未来得及寄出,就战死疆场,家人连只字片语都没有见到,这是何等残酷的事情!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就收藏了这样一封特殊的家书,是一位抗日英烈献给母亲的诗信。可是,母亲并没有看…[浏览全文][赞一下]
邓宾善民国元老于有任(1879-1964),不但是中国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在其早年更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著名报人。他在上海长达7年的报人生涯中,曾主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鼓吹革命,为民喉舌,被时人誉为“竖三民”伟业。办报缘起于右任出生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锋张立河莫树英周有桂发起于广西、持续了14年、战事波及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又缘于其时间紧接当代、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文化遗存等原因,是当代史学界广泛关注、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在广西桂林阳朔县民间,一直有这样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泽军曹锟(1862-1938),字仲珊,天津大沽口(今塘沽)人,民国初期直系军阀的首领,长期驻守保定,又称“保定王”。靠贿选当了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卒后时值全国抗日,国民政府因念其坚拒日本侵略者的利诱,有民族气节,追赠陆军一级上将。出生寒门无端受辱决意…[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家宏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蔡廷锴及其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演绎了光荣的铁血抗战精神,并与后来增援的张治中第五军一道,先后打退了日军4次较大规模的进攻,迫使日军连换5任派遣上海司令官,大涨了中国军人和中国人民的志气。1932年1月,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海流1938年春,鲁南大地上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虽然在4月7日获得了短暂的台儿庄大捷,但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最终地处鲁南的滕县、峄县、临沂、台儿庄相继被日军占领。5月下旬,根据徐州失守、八路军准备向苏鲁豫皖四省挺进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决定将山…[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满星“文革”结束之初,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先是发表怀念周恩来、贺龙等一系列报告文学,有外媒将其解读为思想解放的信号,后来又陆续发表了作家黄宗英、柯岩、刘宾雁、理由等的《小木屋》《船长》《人妖之间》《希望在人间》等作品,其他报刊也积极刊发报告文学作品,一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潘琦1943年3月,在侵华日军残酷“扫荡”香港沙头角后(即“三三事件”后),中共中央领导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简称港九大队)为了发挥各地区独立灵活作战的作用,更好地打击敌人,成立了沙头角中队,代号为“明华中队”。沙头角中队在香港新界沙头角、上水、粉岭、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继金明末学者王夫之说:“能用人者,可以无敌于天下。”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他善于揽才用才,明于识才育才,在革命战争年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中,毛泽东的用人谋略艺术可谓炉火纯青。慧眼识才“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世上有奇谋妙策、雄才大略的人才数不胜数,然只…[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卫军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都以自己的写作理论和技巧,循循善诱地教导青年,为推动这场文学革新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对待为师的态度上,两人却迥然不同:韩愈是不顾流俗,抗颜为师,公开培养“韩门弟子”:柳宗元却只行教授…[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跃农霍英东,香港有名的实业家,他积极投身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长期致力于港澳繁荣稳定发展,坚定不移地支持和践行“一国两制”。他说:“投资、捐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兴旺,民族富强。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愿尽我之所能,为国家的繁荣…[浏览全文][赞一下]
钟芳五月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千百年来人类就是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世界,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在我国古代也有劳动节,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古人的劳动节,其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晋代文史学家皇甫谧的《帝王世纪》里记载,“三皇”之首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新…[浏览全文][赞一下]
凤介生1925年,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势力统一了广西全境。1926年5月,李宗仁参照广州的黄埔军校,在广西陆军讲武学堂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旨在培养一批桂系军队的骨干力量,其招生的对象:一部分是桂系军队中的下级军官,另一部分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圣义“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回顾“一国两制”在香港回归过程中的实践历程,特别是邓小平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果敢与坚毅,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政策,进一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进一步保持和推动香港…[浏览全文][赞一下]
雷达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发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封建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中国政治的巨变。刘崛等40多位广西容县志士,积极参加中国同盟会领导的反清斗争,为推翻封建帝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