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伟廷战争中奇兵的运用,常可以扭转战局。1973年以阿“十月战争”中,以色列一支奇兵突然绕过前线直攻埃及本土,奠定了以军的胜利,这可以看成是奇兵运用的经典之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本来也有一次运用奇兵突袭日本的机会:一个在英国担任公使的中国人,以…[浏览全文][赞一下]
罗志晚清民族英雄关天培,45岁那年,曾有过一段“敢为天下先”的“漕粮海运”督押粮船经历。他的这段经历,又同清朝中晚期朝野上下漕粮河运还是海运的政策争论密不可分。见微知著——从关天培督运海运一事,我们或许能看到古老中国从封建专制走向近代文明的蹒跚和艰难,正如…[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月生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展开本期的历史卷轴,目光聚于卷中,一个个挺起民族脊梁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平凡民众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正是由于一批批挺起的民族脊梁,给…[浏览全文][赞一下]
高婷吴才兴90年前,在秋收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引兵井冈,在井冈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毛泽东何时何地决定上井冈山,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在一些争议,有文家市说、水口说、古城说,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毛泽东在莲花决策引兵…[浏览全文][赞一下]
夏明星周宝砚开国上将杨得志(1911-1994),是人民军队杰出的军事家。解放战争时期,他和罗瑞卿、杨成武等将领指挥晋察冀野战军、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第一野战军第十九兵团迭创强敌,战斗足迹从华北大地延伸到大西北。一年中,转战冀南、冀中、冀东、冀热辽、热河、晋…[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月生追寻历史的印记,寻找历史的事实,以铭记历史、铭记英烈,奋力前行——本期文章导引你走进鼓角铮鸣的历史烽烟,一同开启追寻之旅……从重庆较场口大隧道走过,你会感受到历史的凝重,你会发现野蛮的残忍,你会感悟战争的伤痕。在此,历史为你铭记那场触目惊心的大惨案。…[浏览全文][赞一下]
柯黎在中国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史上,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日军作战时间最长的英雄人民武装。近些年来,由于有的创作人员对相关史实缺乏了解,一些关于东北抗战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中有些历史细节不真实,甚至有违历史原貌。如有的谍战戏中,国共双方谍报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叶桂郴八旗制度是清朝独创的兵民合一的政治行政与军事组织,出征时用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颜色的军旗以示区别,所以又称“八旗”。其中正黄旗、正红旗、正蓝旗、正白旗为纯色: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为正色镶红边:镶红旗为红色镶白边。起初只…[浏览全文][赞一下]
宋德军去年春,得知老战友赴广西龙州边境烈士陵园,祭奠为国捐躯的老部队独山第129师英烈们,我不禁又回忆起39年前的那场自卫还击战,更怀念我参与安葬的长眠南疆的157名战友。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岁月里,独山部队涌现了一个又一个见智见勇、“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英雄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苏静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苏州承天寺僧人达始(字君慧)从井底挖得一铁函(即铁箱),内密封一部《心史》,此书世称《铁函心史》或《井中心史》。《心史》的出井,轰动全国,诸多官吏、学者和知名人士,竞相阅读。在它的传抄、刊刻过程中,为之作序作跋的名士竟达20…[浏览全文][赞一下]
叶桂郴2016年,本人带着项目组去某县考察传统村落。当地的考察组向导、一文化干事指着一幢明朝建筑大门上方的门簪说,这是“户对”;指着门下面的门墩说,这是“户对”。并说古代女方相亲,首先看男方家的“门当”和“户对”的数量,就能判断男方的门第高低和家境好坏。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裘伟廷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塔内壁上,镶嵌着一块中文石碑。这是在1853年,由中国浙江宁波工匠镌刻、宁波府赠给美国政府的花岗石碑。碑刻内容是中国晚清名臣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介绍华盛顿的按语。此碑在中美文化交流中具有特殊意义,但关于它尚有许多未解之谜。克林顿…[浏览全文][赞一下]
俞益萍“阮籍途穷”和“相如病”是古人赋诗作文常用的两个典故。例如,唐朝牟融在一首题为《有感》的诗中这样写道:“盛世嗟沉伏,中情怏未舒。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无客空尘榻,闲门闭草庐。不胜岑绝处,高卧半床书。”牟融写这首诗时,赋闲在家且健康不佳,故而心情郁闷…[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派莲1944年春夏之交,梁漱溟、何香凝、千家驹、陈此生、张锡昌、欧阳予倩、莫乃群等社会知名人士从广西桂林疏散到贺县(今贺州),坚持抗战救国。1945年春,受中共南方局的指派,一位行色匆匆的人来到广西昭平县,第二天,又赶到了黄姚镇。他叫狄超白,与邵荃麟、张…[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泽军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了反攻阶段,我解放军在辽沈、淮海两大战场全面展开歼灭国民党军主力的战略总攻。此时,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筹划了“援晋兵团”——偷袭石家庄、平山西柏坡事件。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北平和平解放始末》一书中称:“蒋介石为了挽救…[浏览全文][赞一下]
颜坤琰胡风才华横溢,恃才傲物,一生中只服膺恩师鲁迅,崇拜政治家周恩来。抗战时期,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国统区,与周恩来那一段极不平常的交往令他终生难忘。江城初识1937年10月1日,胡风乘船从南京抵达汉口,老朋友熊子民把他安顿到自己家中。因为熊子民的关系,…[浏览全文][赞一下]
韦英思民国时期的桂军勇猛善战,多出悍将、骁将。其中,一路拼打出来的莫敌,堪称是桂军军官中的一个典范。莫敌,字天纵,桂林市永福县坳上村人,1909年生,出身于耕读世家,幼读诗书。其父莫明华共养育四儿二女,莫敌排行第三,原名莫永福。时值国内军阀蹂躏,民不聊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爱玲知道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抢运大批抗战物资事迹的人很多,却鲜有人知南侨机工与广西也有颇多渊源。柳州一度成为南洋华侨集散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沿海重要城市和港口大多沦陷,中国与外部海路交通几近中断。1938年底,连接昆明和缅甸仰光的滇缅公路建成通车,成…[浏览全文][赞一下]
柳西“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英国诗人Blake)话说晚年苏轼,经友人介绍,倾所有买下一宅。入住前散步乡间,忽闻妇人哀号声,循声去问究竟。妇人含悲泣告,祖屋被不肖儿卖出。得知那屋正是自己新購,苏轼取来契据当面焚毁…[浏览全文][赞一下]
肖亮升一天上午,范仲淹正在海堤修筑工程指挥部里看书,随从来报:外面有人要见范大人。范仲淹问是何人何事?随从说:“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书生,他说要拜见范大人。在下说范大人正忙于公务,没时间。他说非要跟大人见上一面,还说他说两句话就马上走。”“让他进来吧。”范仲…[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