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建李敏在风光秀丽的大连市旅顺火车站面临大海的西山坡上,有一栋白泥墙面、砖木结构的三层俄式楼房,门牌号为洞庭街1号,其造型之简朴,如果不是镶嵌在墙壁上的铭牌,今天人们很难想到它就是当年曾经让远在延安的毛泽东挂念不已的大云书库。毛泽东亲自电令当地党组织采取…[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史春秋》杂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突出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特色,面向全国及海内外华人,着重选编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的史料,致力于对这些史料作深层发掘、综合整理、秘闻披露,并且对重大历史事件内幕以及传统文明从新角度去认识。非常需要现当代重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梁武昌梁瀚嵩一生信奉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追求“世界大同”。1937年中国人民全国抗战伊始,他即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坚持抗战八年。在解放战争中,他为迎接全国解放英勇战斗,壮烈牺牲。光绪十二年(1886年)旧历四月四日,梁瀚嵩出生于广西…[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炳毅南京的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里至今保存着《广西省农民部长陈协五调查兰农惨案报告书》。这一份重要的历史文件写于1926年8月,约8000字,用毛笔书写,字里行间充满正义感和义愤,对大革命年代广西地方反动势力摧残农会和各族广大贫苦农民的恶行愤怒地作了声讨,并…[浏览全文][赞一下]
傅嘉明莫娟娟“三苏”是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宋仁宗嘉祐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时称汴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浏览全文][赞一下]
廖春梅历经近600多年风雨沧桑的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因为绝无仅有和富丽堂皇,在引来无数人惊叹与向往的同时,自然也对不法之徒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2012年3月19日,震惊全国的2011年“5·8”故宫展品被盗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健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路北,有幢于1918年建成的砖木结构的5层老楼,墙体用红砖砌就,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红楼。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清代京师大学堂,始建于1898年,全部招收在京官员。校舍在景山东街的马神庙四公主府。京师大学堂是戊戌…[浏览全文][赞一下]
夫之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我所在的广西南宁市启动了以“读书让人生更美好”为主题的“书香绿城”全民读书活动。看着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以及小学生们尽情享受阅读快乐的灿烂笑脸,我这位年近花甲的人,也不可避…[浏览全文][赞一下]
冯晓蔚季振同,1901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沧县狼儿口村,先在冯玉祥领导的军队里服役,从班长一直做到旅长。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季振同所率的二十六路军第七十四旅被派往前线“剿共”,在中共地下组织进行思想工作下,季振同和二十六路军其他进步军官一起,带领二十六路军在宁…[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燕虹金萍陈恒乔,是杰出的女革命家,曾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向警予的助手。1998年,在南京走完了她坎坷曲折、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之旅。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曾3次去陈老住的南京大学陶谷新村二层旧式小楼采访过她,承老人提供了一些资料和历史照片,对她和她丈夫胡允恭…[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志菲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黄苗子可谓“杂家”或“全才”,对漫画、书法、水墨、艺术理论以及诗歌、散文均有精深的研究和创作。曾多次给自己写遗嘱的黄苗子走过了风雨沧桑的世纪人生路,却从不见半点苦难与哀愁,拥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豁达和幽默。在他走完人生最后之路的时候,他说…[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唯一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了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但这“八项主张”的起草人是谁,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宋绮云,江苏邳州人。1920年7月,16岁的宋绮云徒步200公里,到淮阴投考江苏省第六师…[浏览全文][赞一下]
叶介甫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人,1890年3月3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胸外科专家,1939年在中国的抗日前线以身殉职,终年50岁。“我要到中国去!……那是我能够更有用的地方。”1937年7月,正在加拿大和美国各…[浏览全文][赞一下]
麦群忠2008年,笔者在退休10年后主动请缨,为广西图书馆和桂林图书馆合编的《广西文献名录》审稿统编。在审订众多的广西著作时,笔者发现,在民国时期,著作最多的不是著名学者马君武、梁漱溟、王力等人,而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陈柱,他在“区图”和“桂图”的馆藏中竟…[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史春秋》杂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突出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特色,面向全国及海内外华人,着重选编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的史料,致力于对这些史料作深层发掘、综合整理、秘闻披露,并且对重大历史事件内幕以及传统文明从新角度去认识。非常需要现当代重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曹鸿骞千百年来,曹操曾被一些封建卫道士诬为“篡逆者”,以至于他在许多戏剧中的形象都是“白脸奸臣”,而实际上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和现代史学大家郭沫若先生所言,他是一位“超世之杰”。在《度关山》一诗中,曹操说:“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认为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俭…[浏览全文][赞一下]
郝增刘德燕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挺进“表里山河”的三晋——山西省,抗日御敌于太行山麓。卫立煌先后组织了“忻口战役”、“韩信岭战役”两场大规模阵地战,给日军以重创。1938年二三月间,韩信岭战役…[浏览全文][赞一下]
马军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治国善用怀柔之术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改元建兴,史称后主。应该说,刘禅接手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肃勇曾经的帝制骨干,转变为爱国勇士杨度,字皙子,1874年生于湖南湘潭,从懂事时即入私塾学习,聪明伶俐,学习优秀。1902年杨度自费去日本留学,为了筹办《游学译编》获得经费支持而回国。次年获朝廷保送再度赴日留学,专攻各国宪法与政体学。1907年奉清政府特…[浏览全文][赞一下]
龙儒文2010年9月,被国内媒体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公开信,称死后将把50亿财产全部捐出,作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两人“中国慈善之旅”的见面礼。陈光标的善行,使“裸捐”成为人们交谈和网络媒体的热门话题和词语,…[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