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政和四年,属于辽国管辖的东北地区女真族的一个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造反,谁都没想到,就这么一支装备落后、兵员稀少的部队,竟然在13年之后,灭掉了辽宋两大帝国。那么,完颜阿骨打起兵造反的导火索是什么呢?说出来不怕你笑,是一种鸟。它的名字,叫海东青。海…[浏览全文][赞一下]
668年,大唐帝国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长安城外两个年轻人在告别。两个年轻人的告别,能跟帝国大事相提并论?真的可以。这两个年轻人,一个叫王勃,一个叫老杜。王勃来到长安以后,交了很多朋友,老杜只是其中一个。因在唐朝,凡是送别都要写诗。这次也不例外,王勃…[浏览全文][赞一下]
假如人生分四季,李白的一生,在三十岁之前都是春天。二十岁之前,李白读书学剑,疯狂迷恋司马相如;二十岁之后。李白开启旅游模式,出三峡、登庐山、游洞庭、下金陵、往扬州。峨眉山月,荆门浮舟,庐山瀑布,金陵酒肆,触目皆是新鲜。道士、大侠、贩夫走卒、风尘歌女乃至公务…[浏览全文][赞一下]
应该是阎崇年先生总结的,说明朝万历帝是“六不”皇帝——“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这个高度概括的总结干脆利落,但有些夸大了。当然,生于1563年9月4日的万历,被黑是天经地义的:处女座的嘛。1573年上位的万历,早期是有过运动记录的。《神宗本纪…[浏览全文][赞一下]
康熙帝临终前的第二十一天,畅春园进入万木萧条的冬季。康熙帝穿着厚厚的冬衣,静静地等待着皇四子雍亲王胤的到来。胤像往常一样,默默地走到皇阿玛身边。康熙帝伸出左手抚摸着胤的脊梁,说“来,皇儿,坐起来,朕给你看一样东西。”太监走上前,展开一幅卷轴让皇四子胤品鉴。…[浏览全文][赞一下]
听人说《红楼梦》是吴梅村写的,每次我都明确表示这不可能,但说起来,和吴梅村有过一段情感瓜葛的卞玉京,倒真有几分像林黛玉。卞玉京是秦淮八艳里的翘楚。她孤高,才华横溢的,性格也像林妹妹——初见时的距离感,熟悉之后的伶牙俐齿和浸入骨子的愁怨,都与林妹妹相似。但林…[浏览全文][赞一下]
杜牧生于贞元十九年,是典型的官N代加富N代。往近说,家住城中心,帝都户口、房产数套;往远说,祖父是三朝宰相,老爹是御用高官。因为在族中排行十三,他也称“杜十三”。原生家庭给了杜牧最初的滋养。在老一辈的熏陶下,他16岁自注《孙子兵法》十三篇,20岁熟读史书千…[浏览全文][赞一下]
乾隆是古代最喜欢题字的皇帝,几十年如一日,乐此不疲。他大概很难忍受古画上留有空白,必填满而后快。古人的画作一般都留有大片空白,除了画家本人落款,也可另请旁人来题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更多古画上的题跋是后世收藏家所作,与匾额、碑碣、楹联、石刻一样,往往有一定的书…[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帝王,也是诗人,画家;他们是皇帝,也是建筑家,手工爱好者。他们本职是皇帝,却把副业干成专家。李煜:当皇帝,他是笑话,当词人,他是神话李煜作为南唐后主,本无意于储位,只想做个逍遥王公,吟诗作赋而已,可历史却偏偏选择了他。在当了十…[浏览全文][赞一下]
有一年,齐国军粮出现短缺,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对大臣管仲说:“你一向足智多谋,你能不能想个法子,在不增加百姓赋税的前提下,为国库筹备足够的军粮呢?”“这好办!”管仲胸有成竹地点了点头说,“前几天,北郭有个人,挖地时挖出来一只龟,这只龟就值五百亩地的粮食。我去把…[浏览全文][赞一下]
孔子是中国最早的KOL,他的三千弟子就是他的粉丝团。粉丝们不仅追随他、供养他,还帮他记录日常言论,辑成《论语》——也就是成就其KOL地位的重要作品。本名潘岳的潘安,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偶像明星,“貌若潘安”长期被视为男色标準。看来,早在晋代,人们就已深知世界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有一位日本朋友叫石原。他在东京一家贸易公司当部长,看上去很精干。有一次,我约他去居酒屋喝酒,他喝了3杯生啤后,说要早点回去,准备第二天的法事。我不解:“家里遇到了什么不幸?”他说:“不是,我要去念经。”又吓了我一跳:“你会念经?”他说:“我是和尚,从小就…[浏览全文][赞一下]
事情大概要从1404年的一则传说开始说起。1404年,成祖永乐二年,一位擅长看相的高僧,见到了个漂亮男孩子,便赞叹道:“我从未见过如此面相的人,这孩子将来必然是挽救国家危亡的一代明相!”这样一句赞叹,无论是对于那个时代,还是对于一个7岁的男孩来说,都可谓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世民砸过魏征的墓碑。对于熟悉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习惯于臣谏君听模式的诸位,初听这个故事,自然大为吃惊。颇有种“啊,小时候听的王子公主童话都是假的”之感。当然,砸过之后,又重修了。这件事本身琢磨起来,比“魏征直言,李世民纳谏”更有趣。魏征死時,李世民四十五…[浏览全文][赞一下]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摇滚的朝代,魏晋时期可谓朋克大咖辈出,文化名人们三五成群,清谈谈虚无缥缈海上仙人,再搞搞行为艺术。当时有一个七人男子天团在江湖上名头很大,他们组合的名字叫“竹林七贤”。这哥们七个都是文章高手,也爱喝酒,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混迹山水之间喝酒拽…[浏览全文][赞一下]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过奢侈品牌?为什么我们的邻居日本就可以?也许您没想到,后者的答案就体现在炒股必用的一种技术工具——K线上,而这又和日本的一个历史人物有着极大的关系,他就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立幕府之后,就建立了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1923年8月25日,《實事白话报》上登载了一条题为《清室添设番菜厨房》的新闻:“清帝宣统喜食大餐,现在养心门外设立番菜厨房,由某番菜馆延得庖师四人进内,已于23号开办。”皇帝喜欢吃西餐?这当然是时人大感兴趣的热点。但实际上,这则新闻报道纯属误解,1922…[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世人眼里,老贺头的命真好。首先,他是古代诗人里最长寿的一个,活了86岁,比南宋时的陆游还多活了一年。其次,他仕途一帆风顺,做了近50年的官,一直都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他退休时,唐玄宗带着文武百官去送,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千古佳话。甚至在他去世后,新皇帝唐肃宗…[浏览全文][赞一下]
日人梦枕貘的《妖猫传》写的是中国唐时故事,里面关于猫作妖的母题,并不仅仅来自日本妖怪传说,还是有着浓厚的“中土大唐”(或曰文化意义上的“中国”)特色。先讲个先唐故事。隋文帝时,延州刺史是皇后独孤氏的异母兄弟独孤陀。独孤陀的外祖母家是高氏。独孤陀自己的妻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在唐朝,有一个人,只靠一支笔,就征服了整个日本,他就是白居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在日本平安时期,白居易简直不是人,是神,是菩萨。这么说吧,今天我们追星,国际巨星,迈克尔·杰克逊那种咖位的,最疯能疯到什么程度?日本人曾经追白居易就差不多这样,有过之而无…[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