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普驰达岭身体在时光中竞走思想在时空中穿梭看见一朵花的青春把时间放进去品到一口酒的醇香把酒杯放进去捕到一声鸟的鸣翠把春天放进去在时空面前一切都可以想象在思想背后一切都可以深邃想象可以想象的时间思考可以思考的空间在时空面前花是泥土的故事在季节背后梦是泥土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辑/简微柠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权蓉日子么,就要自得其乐。像蚯蚓给自个儿截成九段,凑两桌打麻将的,还有一个端茶倒水的。001看《奇遇人生》第二季,阿雅和大鹏去山里的学校关注留守儿童那一集。他们去家访,小女孩说:以后想念大学,找一份能陪家人的工作,把家人都接过去。大鹏忍不住进屋哭去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吕易欣几缕阳光斜斜地射入屋中,一位女学生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手指在一本书上缓缓滑过。“女兵日记”几个字接连跳入了眼帘,宛如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涟漪,她的思绪渐渐蔓延开来……如今,我的手已是满目疮痍,很难提笔写字了,可我仍然想写你的名字,我为之奋斗的名…[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赵莹欣过年一定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而在这期间最令人回味无穷的,一定是那顿象征团圆的饕餮盛宴。我们小孩子最魂牵梦萦的还是那道“雪山飞虹”——糖拌西红柿。一整个西红柿从顶部均匀地切开来,像一朵绽放的牡丹花。再将它们一朵朵码在碎花瓷盘里,真可谓“百花齐放”,…[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夏汉表达之于诗人和诗都是第一位的,不妨说表达是诗人的最终欲念,也是让诗得以显露出形体的根本。而面对诗的表达,很多人的看法莫衷一是。有人耽于直接说出,还原诗的本相;有人偏于咏叹,作情感抒发的宣泄;还有一路诗人寓表达于修辞之中,在修辞上下功夫,以为如此表达…[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瑞典)厄斯顿·绥斯特兰德译/北岛漫长的岸,石头闪光在秋天清澈的海水在峡湾里以宽阔而炫耀在秋天某日那平坦荒地的山妖被赶走而某日来自深渊的不安分的家伙不否认眼睛所凝视的一切某日眼睛也看到石头和水面那边——我忽然不再惧怕的风把公园的落叶吹散…[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罗马尼亚)安娜·布兰迪亚娜译/原野我从未追求过文字我的追求不过是他们经历的蛛丝马迹犹如银色长路漫漫阳光掠过青草也或月光绘于海面文字的影子就是我的猎物——而要猎取他们是一门技巧最好的技能从长者学得长者懂得一个词语没有什么比它所投射的影子更加珍贵而没有投…[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左岸北风吹走了秋天河面,在水与冰的边缘冒着白气原野的色彩,可怜就那么几笔我注视光秃秃的树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群小鸟栖息在树枝上我突然想到它们是冬天树上的果实它们以美丽、活泼、可爱传感给树整个冬天因此有了生机也许它们会飞很远,也许风雨会一路阻…[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莫言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在当时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最大的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张庆和正如苦苦地追寻诗神缪斯而难得一见却又痴心不改,至今我依然顽固地认为:分行排列的文字不等于诗,名词概念的堆砌不等于诗,无病呻吟的词句依然不等于诗……诗是什么诗是什么?诗言志,但这并非要人去移植口号、照搬生活、说教人生。诗抒情也并非要人扯破嗓子去喊虚…[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读客熊猫君1898年,威廉·西德尼·波特,一个37岁的普通美国年轻人,因为盗用公款和逃跑拒捕被判入狱。服刑期间,为了养活自己年幼的女儿,又或者为了自己之前断断续续的文学梦,他拿起笔开始创作。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这个名字后来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如雷贯耳:…[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姜德照短篇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作者运用独特的视角与巧妙构思,在方寸之间让读者领会人生的奥妙和哲理性,并留下一连串难以言说的休止符。读《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我们能从“欧·亨利式结尾”品味“含泪的微笑”,以此获得一拍三叹的效果。在20世纪美国文坛上,欧·亨利…[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袁立聪1862年9月11日,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出生。他被誉为美国短篇小说之父,也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与莫泊桑以及契诃夫并称“短篇小说三巨匠”。被誉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欧·亨利本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在其生活49年的短暂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十…[浏览全文][赞一下]
本栏主持:慧超书│中│锦│句1.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2.我们最后变成什么样,并不取决于我们选择了哪条道路,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心。3.灿烂的生命中一个忙碌的时辰,抵得上一世纪的默默无闻。从题材和内容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栏│目│主│持简微柠本│期│嘉│宾雷蒙德·卡佛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就对长篇叙事小说失去了兴趣。在一段时间里,别说是写,就连读完一篇都觉得吃力。我的注意力难以持久,不再有耐心写长篇,这直接导致了我对诗和短篇小说的爱好。也许我在20多岁的时候就没了雄心…[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徐刚只要一出门,便会看见人来人往,老人与孩子、男人和女人,都以各种不同的姿态行走。这是一道永恒的、移动的风景。人流最为壮观的时刻是在中国春节前,几亿人的流动奔波,分别从空中、陆路回家,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正翘首等候着的那个家。天寒地冻、山高水远…[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伊羽雪年一到,大红春联便贴上了各家各户的门楣,浓浓的年味里溢满了人们的祈愿和祝福。向历史长廊里走过去,古代一些妙趣春联颇具智慧和启迪,给人无尽的遐思和回味。大画家郑板桥心地善良,经常给穷人一些补给,有一次他和朋友出去散步,走着走着,看见一户人家门上贴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张勃“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关于元宵节的一首作品。诗人听说都城正月十五夜张灯,他想象着那里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散发着香气的马车堵塞了宽敞的大道,这样的盛况自己竟无缘目睹,而只能…[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