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黎媛俞榕(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扬州22500)一、传统纹样概述传统纹样的范围很广,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纹样发展的模式也各有特色。以下介绍几种中国特色传统纹样:(一)中国彩陶纹样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罗瑜(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一、引言广告文案是由标题、正文、广告词和随文组成的。它是广告内容的文字化表现。在广告设计中,文案与图案图形同等重要,图形具有前期的冲击力,广告文案具有较深的影响力。广告文案中语言文字是一种沟通媒介,在设计者与观…[浏览全文][赞一下]
潘金松(江苏省宝应县淮剧团,江苏宝应225800)一、前言戏曲器乐是戏曲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戏曲音乐中虽处于辅助地位,但有其声乐所不及的长处,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戏曲器乐是由戏曲伴奏、场景音乐及锣鼓等器乐所组成的。经过几百年的创造和实践,形成了中国戏曲…[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兵(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1)一、前言舞台布景是戏剧舞台演出中的景物实体环境构成部分,与道具、灯光、化妆等共同缔造出演出的形象,来帮助演员更好地进行表演,展示剧本想要传达的艺术内涵。而道具是在舞台表演中用到的那些家具、生活用品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琼(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山东青岛266300)一、前言从漫长的中国历史看,我国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而其中戏曲的蓬勃发展也彰显着中国多文化、多特色的特点,例如作为我国国粹的京剧、安徽特色戏曲黄梅戏、河南豫剧等等都体现着不同特…[浏览全文][赞一下]
韦云飞(六安市金安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安徽六安237000)一、引言歌剧其实是一门西方舞台艺术,主要是以唱歌的形式通过音乐表达剧情与感情的戏剧,是唱出来的戏剧。后经过不断地发展和传播来到了中国,一开始歌剧在中国的根基并不稳,是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文化工作者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葛宇(沈阳市皇姑区教育研究少年宫,辽宁沈阳110031)一、前言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以及多元化民族的文化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气质。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泽艳(海南省民族歌舞团,海南三亚572022)一、前言长期以来,黎族地区的生产力落后于其他大部分地区,而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组成部分之一的黎族民歌却十分繁盛,古今众多文人墨客对黎歌多有记载,近来年,随着国家的强盛、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通…[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兆霏(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北京100012)一、迎神赛社礼节的整体程序1986年,山西省潞城县发现了《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其中比较详细的记载着当地的赛社习俗,所记载多为官办赛神社,其由管家统筹,联合村社,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主要祭祀“土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奕诗(东莞市文化馆,广东东莞523000)一、前言“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文青(安丘市文化馆,山东安丘261000)一、前言演员在完成任何一个行动时都应该真正地去感觉,应该像生活中一样把握住行动的有机过程,像在生活中一样真听、真看、真闻、真摸,演员在表演中完成任何一个行动时,也同样应该有这样一个过程和过程的各个环节。介入在一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郭怡辰(东北大学,辽宁沈阳110004)一、前言传统旅游模式已无法再满足人们需求“旅游+”的趋势迅速发展,尤其是“文化”+“旅游”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沉浸式旅游演艺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产业开发特色成为了促进文旅融合向前的重要抓手之一。二、…[浏览全文][赞一下]
沈倩(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0)一、前言梨园百景中,有一对翩跹飞舞的彩蝶,令数代观众印象深刻,那便是经典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越剧前身“落地唱书”时期,艺人们根据流传在浙江嵊县的民间传说,编成了《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小曲。同名小歌班小戏在浙江城…[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昱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17)一、前言屏南县地处闽东北,是国家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戏曲)。该地戏曲活动历史悠久,剧种丰富。其中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屏南乱弹戏又称为北路戏、横哨戏,是清代北方乱弹传入闽东北一带…[浏览全文][赞一下]
姚萌(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一、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舞蹈自然的起源中从生活和劳动就能体现出来,它属于一种艺术,并带有很强烈的乡土气息,民族民间舞蹈则是由各地区人民在不断的生活和发展的基础上所创造的,其中的内容主要来自于他们劳动和生活方式。所以,深入…[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肇雪(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00)一、“非遗”舞蹈传承的传统思想(一)“绣球龙灯”的发展现状清苑县戎官营村是绣球龙灯的起源地。根据传承人戎云鹏向我们提供的资料显示,早在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就已出现,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说,明朝万历九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谢然然(东北大学,辽宁沈阳110819)一、前言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用灵巧的手工艺品,比如剪纸等,通过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绝妙的艺术作品。这些民间技艺和作品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社…[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吉丹(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贵州贵阳550025)一、前言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人民主要是以歌代言、记事、言情,将自己悠久璨烂的历史文化转化为歌曲,口口相传至今,传承着侗族生活中的日常点滴、神话故事、道德法则、为人处世、爱恋情怀等等。其中,最能体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荻儿(南京外国语学校,江苏南京210003)一、起源的愿望1960年代对当时的美国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创造性和意识形态兴起的十年。随着十年的发展,年轻文化流派要求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平等的社会。他们开始强调用批判性思想和更普及的的社会生产方式用来发展更新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邓瑶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一、引言我国的文娱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文娱产业在其动画的视觉效果有了更高的标准,不但需要满足人类对现代化审美多元化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在现当代的创…[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