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200040)一、前言饶宗颐是当代的学艺兼通的一代大学者和国学大师,其学识之渊通,涉猎之广泛,堪称20世纪中国学坛一高峰,极受学界推崇,在国际上也是声誉卓著。除了学术成就,饶宗颐也是诗人、书法家、画家、音乐家等,在学和艺两方面…[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勇杨硕鹏姚良澍(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12)一、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开始关注养生之道,希望能够学习一些养生方法,在不借助药物的情况下能延年益寿。人们一般所知的养生之道有顺应天时、合理膳食等途径,但在书画艺术养生方…[浏览全文][赞一下]
钟灿文(湖南岳阳414000)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在杨伯达的《巫玉之光》一书中,对玉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把玉文化分成了三个阶段:巫玉时代、王玉时代、民玉时代。那么玉文化进入当代是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传统玉雕制作应该归纳在传统的手工业时代,在工业革命…[浏览全文][赞一下]
徐友源(福建省德化中徽陶瓷有限公司,福建德化362500)一、前言德化传统瓷雕我国瓷器艺术历史中的重要部分。陶瓷雕塑历史悠久,其中我国最早的瓷器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瓷雕已经摆脱了原始的祭奠祭祖等使用用途,满足了满族人审美要求。景德镇的传统瓷雕正是在数代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忠坪(德化泰品陶瓷有限公司,福建德化362500)一、前言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情感结构方面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并且复杂的实际特点,在此基础上,中国传统艺术陶瓷的造型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德化窑艺术陶瓷在中国旁边的现代艺术带动之下,建立在现代人精…[浏览全文][赞一下]
姚树赛(广西钦州圆盈堂陶艺制作有限公司,广西钦州535000)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我们的祖先是崇尚自然,信奉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情趣[1-2]。饮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记录,人们已经不能确定饮茶的确切年代,但大致年代还是有的。陆羽《茶经》:…[浏览全文][赞一下]
龚辉琼(北海市银海区秉舜玉雕工作室,广西北海536000)一、前言随着人们对精神需求的不断追求,玉石文化成为众多民众的精神需求满足载体。玉石文化的精髓在于生生不息的创造以及鬼斧神工的雕琢技艺,作为玉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玉雕制品早已成为人们收藏的主要艺术品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晶(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重庆40000)一、前言“巴蜀石刻艺术工作坊”于2020年12月7日—18日举办,由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主任侯波担任总策划,参与的专家学者有大足石刻研究院的米德昉、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的教师常红红、…[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瑷麟(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昆明650010)一、创作背景女性角色在当代社会的背景下逐步多元化,复杂化。由于社会角色的变迁,女性从幕后渐渐走到台前,在女性独立的社会进程中,女性的自我归属感逐渐提升。她能够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并在过程中认同自己的个体性,例…[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筱正(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一、古岭南漆器纹样的影响因素(一)经济结构与自然环境《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①”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南越族的基本生活依靠岭南…[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宇晗(中央美术学院,北京100102)一、引言美育可以提高大学生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心。对我们国家,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和更美好的生活充满更多的热情,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继承者的重要环节。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启颉(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00)一、铜手炉的起源目前暂无文献证明铜手炉起源于何时,秦汉时期出现了与铜手炉造型相似的熏炉,熏炉是用以熏香或取暖的器具,分为提手、炉盖和炉身,与手炉基本一致。二者炉盖均为扁平镂空,炉身多为椭球型。随着不同用途熏炉的开发,…[浏览全文][赞一下]
季雪冰(郑州西亚斯学院,河南新郑450050)一、理想中的“国民楷模”在《四世同堂》中,瑞全是作者老舍描述的抗日战争的爱国主义典范,是一个满怀理想和抱负的新青年。虽然笔墨在瑞全身上描写得不多,但是作者对他的钦佩是显而易见的。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平沦陷,…[浏览全文][赞一下]
丁柏云(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0)一、前言《半生多事》集中记叙了从1934年至1976年这40余年间封建家庭的矛盾迭现、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以及整个时代的风云诡谲。王蒙借助自省的眼光、朴实无华的客观陈述,试图找寻政治与文学双维摇摆中的自我身份定位、真实…[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红璐刘琦乔沛然(1.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59;2.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一、前言伍慧明作为华裔美国作家中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为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骨》取材于伍慧明自身的生活经历,是一部自传性小说。小说讲述了生活…[浏览全文][赞一下]
徐超(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100)一、真实论“亲到长安”论反映了元好问的现实主义观。中国古代早期的文学创作一直遵循着客观现实主义的传统,最早的诗集《诗经》就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汉代,儒学成为正统,儒家的“艺术反映生活”的文论思想便成为了当时文…[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茜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一、《文心雕龙·论说》的主要内容与行文脉络《文心雕龙》自《明诗》至《书记》的二十篇为文体论,分别论述了诗歌、辞赋、论说、书信等三十多种体裁的作品。《论说》作为其中的重要篇章,值得我们细致深入地分析理解并加以…[浏览全文][赞一下]
康文(贵阳学院,贵州贵阳550002)一、前言中国历代都有诗人擅写即事感怀诗,这类诗歌题材广泛,通常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多为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感时伤事;或反映离乱,感慨现世;或渴望建功立业,…[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文一(北京市四中,北京100088)《中国红之春》《中国红之冬》《中国红之秋》《中国红之夏》…[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