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虎山摘要:舞台灯光的功能不仅是作为“使人看得见的工具”而存在,伴随实践与理论的不断循环上升,它已从外部形象的塑造,逐渐走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塑造,从戏剧的内涵中探索舞台灯光所能造成的精神力量,它是创造“心理造型空间”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也是舞台灯光潜在功能…[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鑫摘要:舞蹈是通过人自身的肢体动作向观众表达讯息,阐述自身对艺术的理解的一种表演形式。舞蹈演员将个人情感和对舞蹈本身的理解灌注于舞蹈动作,通过舞台表演等形式表演出来,使观众与舞蹈演员所塑造的形象产生共鸣,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需要演员本…[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燕妮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群众合唱活动,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且也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主要论述了提高群众合唱活动水平的主要措施…[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进孙晓晶摘要:在经济、网络技术飞快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在这个任何事情都追求“快”的时代中,有很多人选择了声乐艺术的学习,因为他们觉得器乐需要从小培养、需要大量的练习时间、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等等;而认为只要能说话就能歌唱,就能学习声乐;…[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彦茹摘要:伴随着舞者缓缓从侧幕走上舞台,脱下蒙古袍、毡帽,叠好又行礼,舞者为我们呈现了一种蒙古人生活中最为朴素的自然状态,手指入碗,无名指弹酒敬天地四方,虔诚祈祷,此时《故乡》音乐响起,安静的呈现一个蒙古汉子平凡又真实心理状态,并将他的故事通过身体娓娓道…[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佳宇摘要:“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描述,想象出自己从未见过的高山与大海,也可以在头脑中创造出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形象,如神話中的阿波罗神、玉皇大帝等形象。在歌唱活动中,词曲作家…[浏览全文][赞一下]
何亚男摘要:歌唱情歌在声乐演唱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情与声之间的紧密关系通常通过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三个方面来进行表现。在声乐演唱中要“动真情,真动情”这才是声乐艺术的真正意义。关键词:声乐演唱;聲情;情感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浏览全文][赞一下]
胡语芮摘要:快速又准确的大跳是钢琴最艰深的技巧之一,然而不管是一遍一遍机械的练习,还是单纯慢练,都收效甚微。大跳的距离越远,抛物线事物度数越大。关键词:大跳;远距离;稳定性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浏览全文][赞一下]
田玉摘要:歌唱艺术既是情的艺术,又是声的艺术。好的歌唱无不声中有情,情中有声。声乐艺术中的传情——准确地、创造性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是歌唱艺术的灵魂。而发声训练中,我们可以以情带声,以声促情,但是决不可以以情代声,以声代情,它们既是相辅相成的,又是辩证统…[浏览全文][赞一下]
唐琦摘要:服装表演主要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宣传服饰的美,具有一定的审美功效和商业赢利目的,期望为服装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并通过视觉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现阶段,服装表演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形式也变得花样百出,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服…[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艳红摘要:文化馆开展公益艺术培训是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强化群众丈队伍建设及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因此,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社会化的步伐成为了文化馆培训工作的重点。基于此,笔者结合文化馆艺术培训情况,对于声乐训练中表演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沛巍摘要:乐队合奏素质是乐团的音乐理解力与表现力的基础,是乐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对指导者和每个乐手的考验。提高乐队合奏素质,有赖于正确的合奏观念、乐手的基本功与科学的训练方法;有赖于指挥者的正确引导与合奏知识的积累以及长期配合的默契。关键词:民族…[浏览全文][赞一下]
肖付平摘要:20世纪初的德国表现主义木刻,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木刻版画的魅力,对世界木刻版画的复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现代木刻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表现主义的大背景下,木刻以夸张、变形的造型和极端黑白的对比阐述了表现主义的精神核心,用“死亡”和…[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鑫鑫摘要: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95年,他与命运抗争的博大胸怀,预示着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九交响曲“合唱”等作品的诞生。关键词:第一乐章;结构;演奏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0078-0…[浏览全文][赞一下]
崔凤东刘元赫林雅雯摘要:无定形、抽象而又信马由缰的“滴画”创作,深刻地折射出波洛克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他在否定和质疑声中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他完成了在传统艺术高压下的具有挑战性的超越,也正是这种叛逆精神,使他成为新美国精神的先驱代表。关键词:抽象表现主…[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静波摘要:艺术生产理论是本雅明对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在艺术领域有效运用,在作为生产力的艺术技巧的演进下,艺术领域实现了从古典象征艺术向现代寓言艺术的转化,受众对于艺术的感知由个体的、有距离的、沉浸的“膜拜”变为复制的、可接触的、瞬间的“震颤”,艺术的光晕逐…[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凡摘要:20世纪60年代后,在美国的纽约汇集了许多前卫艺术家,他们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试图消解艺术与流行文化之间的界线,开创了前卫艺术发展之路。其中,有一位来自日本的奇女子,她以圆点为创作母题,并将圆点不断重复排列在画面、雕塑与空间中,镜子是她装置艺术中最常…[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白雪摘要:玛努埃尔·加尔西亚(子)是欧洲19世纪典型的美声唱法的杰出代表。他对声乐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撰写了声乐理论著作,发明了“喉镜”,提出了“声门冲击”的学说。他将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声乐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其教学理论实践对声乐…[浏览全文][赞一下]
郑昕彤摘要:1978年出版的《做新闻》,是法国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对新闻及其传播进行了数年研究之后编撰的一部理论著作,也是其众多作品中的一部代表作,被列入20世纪新闻和大众传播研究名著。本书将新闻类比成一种框架,作者依据这一框架对新闻工作者的时空安排、新闻…[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园园摘要:原作与复制品的矛盾一直为人热议。本文认为,在本体论层面上原作与复制品始终对立,复制品只能作为原作的被动展示工具。但是在艺术领域,首先于审美层面上,复制品达到极限、能够传递出足够的审美感性认知时就可能成为作品本身。在艺术创想层面,沃霍尔波普艺术的…[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