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用优雅的翅膀把天空抬高到让人仰望的高度它们哗喇喇降到草地上时这片草地就成了孩子们的翅膀它们用一条细细的腿站立仿佛不想让自己的重量成为大地的负担。又像是仁慈的医生用一根针为大地治病它们的羽毛白得像少女的脸颊一样闪亮它们要么从未遭遇过苦难,要么苦难早已成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从不说孤独,作为一个书生说孤独是可耻的在我书斋中有那么多邻居有诗人、哲学家、党魁也有普通的劳动者虔敬的信徒、朴素的流浪汉以及慈悯的老人和美丽的少女我独乐时不与自己为敌狂欢时不抬大众的人偶作为对这个喧嚣但寡欢时代的回应我读书,但谨慎思考我赞美,但有尺度我反…[浏览全文][赞一下]
卢辉,诗人,诗评家,高级编辑。著有《卢辉诗选》《诗歌的见证与辩解》等,诗歌、诗论散见各大刊物和年度选本。曾获得福建省政府文艺百花奖、第三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第五届(2017-2018)中国当代诗歌奖·批评奖等,现居三明。这几年,惭江这个名字逐渐被…[浏览全文][赞一下]
纳兰,本名周金平,1985年出生,现居开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四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第四届天津诗歌节三等奖。著有诗歌评论集《批评之道》,参加诗刊社第35届青春诗会。收到诗人泉子的诗集《青山从未如此饱满》有一段时间了,收到之后,也匆匆忙忙翻阅了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吕进,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多届评委。曾任中国文联第七届、第八届全委会委员,重庆直辖市第一届文联主席。有著作43部,学术论文百余篇。诗集《灵魂之趣》的书稿首先引起我兴趣的是诗人张刚的书斋:“示弱斋”,张刚…[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思敬,诗歌评论家、理论家。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探索》主编,曾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我认识丹飞很晚,只在798郝俪艺术中心的一个画展上匆匆见过一面。我是在读了《我是数过一万朵…[浏览全文][赞一下]
景立鹏,1987年出生,文学博士,现供职于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新诗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雨同我卞之琳“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浏览全文][赞一下]
江雪,1970年出生,现供职于黄石市艺术创作研究所(黄石书画院),主要从事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雪人[美国]史蒂文斯突人必须以冬日之心去细看霜华和积雪的松枝;而且要冰冷了很久才能凝视冰茬蓬松的刺柏,和一月阳光遥远的闪耀中粗放的云杉;而不去想風声中的,疏叶声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邱绪胜,文学硕士,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达州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有诗作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潮》《中国诗歌》等刊物发表。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里言:“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文学的变化受制于社会情况的变化,其兴衰…[浏览全文][赞一下]
20世纪80年代末,我的一些诗作机缘巧合地被国外一些汉学家翻译为英文和日文,还发表在国外出版的诗歌合集中。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诗人艾诗乐又把我的三十多首诗翻译为英文,之后日本汉学家佐佐木久春也把我的一批诗歌作品翻译成日文。至今己在国外出版和将要出版…[浏览全文][赞一下]
楊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云山讲座教授。著有《杨克的诗》《有关与无关》《我说出了风的形状》等11部中文诗集、4部散文随笔集和1本文集,日本思潮社、美国俄克拉赫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6种外语诗集,翻译为14种语言在国外发表。在华强北遇见未来此刻你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亮,女,1982年出生,辽宁沈阳人。副教授,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现供职于大连理工大学。一当下诗坛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诗歌的网络生态空间的繁荣。这一新兴媒体介质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诗坛版图的整体格局,它仿佛一柄双刃剑,深刻地影响了今天诗坛的格局…[浏览全文][赞一下]
【斯洛文尼亚】达涅·扎伊奇达涅·扎伊奇(DaneZajc,1929-2005),斯洛文尼亚诗人、剧作家,生于日戈尼亚雅沃斯西察。二战中辍学,战后的1947年,重新进入卢布尔雅那的一所拉丁语学校。这段时间里,与一些青年诗人和作家过从甚密,参与创办了青年文学杂…[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昌成,广东阳江人,70后诗人,评论家。已出版诗评集、诗集和散文诗集各一本。评论散见于《诗刊》《北京文学》《星星》《山花》等报刊。诗、评论各被选入或转载于多种书籍。评论家陈仲义先生新近发表了一篇谈人工智能(机器人)写诗的文章《诗歌文本,面临“革命的前夜”》…[浏览全文][赞一下]
耿林莽,1926年出生,原籍江苏如皋市,现定居青岛。作家,编审。已出版散文诗集《望梅》《落日也辉煌》等、文学评论集《流淌的声音》。曾获中国散文诗终身艺术成就奖、从事文学创作60周年荣誉证书及纪念章、鲁迅散文诗奖、2019年9月获《青岛文学》授予编辑创作终身…[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俊某日,在深圳的红树湾散步。成片的红树林中,飞出一只只的白鹭,他们飞过港珠澳大桥的巨型钢筋,最后停留在桥墩下的栏杆上。它们以修长的体态倔强地站立,突然间我想起了一个命题:我们的诗歌是不是也需要一点这样的姿态呢?站在红树林夕阳的阴翳之中,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谭楷,《科幻世界》前总编,现中英文版《看熊猫》执行主编。著有诗集《星河雪原》、报告文学集《孤独的跟踪人》《让兰辉告诉世界》《枫落华西坝》、小说集《西伯利亚一小站》等。大约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诗人雁翼推动下,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诗集《红岩村颂》。四川…[浏览全文][赞一下]
苏奇飞一头犀牛大踏脚步向我们走来。在庖丁的刀法失传的年代,它不可能是解构主义的。它庞大、伟岸、结实,脚步沉稳,这决定它不走历史虚无主义的路线。它粗重、笨拙,它不可能是先锋的、激进派的。它褐色,偏灰色,它不是唯美主义风尚的追随者。它有沉默的气质,但并不思考形…[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山里看见一棵树繁花似锦美得那么偏僻此刻,你会发现赞美与掌声都是因为表演没有见证的绽放才是真正的花开——原载《诗刊》(上半月刊)2020年3期推荐语这是一首渐入禅境的小诗。“绽放”是禅。诗人“在山里/看見一棵树”,那“一棵树”就是一个禅者;“花开”就是禅者…[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所同山泉溢出来才叫溪水潜进草丛不要河岸也叫溪水几只蝌蚪与数声蛙鸣属于递进关系从野径到石阶再到取水的木桶也是。之后泉水边升起香火小庙一邊诵经一边穿着松影衣衫鸟鸣、树阴、溅溅水声由具体变为抽象;而看不见的东西总是给人安慰木鱼声里,虔诚香客络绎不绝山腰的泉水就…[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