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7750
    2023-11-09
  • 曾祺受托为中外文化出版司编一本“作家谈吃”的书,写了一封很漂亮的征稿信。思之再四,决定不应征。检点旧作,除了一篇涉及豆汁,一篇因花而说到槐花糕。还有一篇引用了渤海老乡认为天下美味是“天鹅地鵏骡子肉”的俗谚以外,很对不起灶神,枉吃了几十年白饭,谈不到“会吃。…[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60
    2023-11-09
  • 楚剧原为黄陂、孝感一带的地方花鼓戏,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元宵节时在乡间草台演唱,亦称灯戏。光绪年间,在汉口与阳逻之间的沙口镇、水口镇的两个码头茶园唱得红火,有汉口的马车夫将戏班引进汉口的茶园演出,由此越演越红火,名声大振,成就了小宫宝、小双红等名角。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71
    2023-11-09
  • “大众是不靠谱的。”这话好像王朔说过。因为“不靠谱”,所以大众的心理总有一种起哄的快感,看到长着同样的面孔的人却比我们大众高出一大截,便在潜意识里生出一种把这人拉下来的冲动,一旦让伟人人了我们的伙,那么我们就再也不用被人鞭策着去追赶伟人了,就可以和从前一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23
    2023-11-09
  • 胡松涛文章作者的署名,不外乎用真实姓名和用笔名两种情况。面对“文革”这个特殊时期的文章署名,人耶鬼耶?是耶非耶?笔者还真有些“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姑且壮起胆子。慢慢道来。以真实姓名署名的文章“文革”中。一些作者坐不改名行不改姓,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在报刊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721
    2023-11-09
  • 李振声近日购得程巢父先生《思想时代》一书,书中收录专论陈寅恪、胡适及储安平的文字近二十篇,都不是一时应景之作。其中更多的篇什是在为胡适“辩冤白谤”。如《关于林损对胡适怨怼的辩证》一文的最后,程巢父先生称赏自己的朋友、长年研究胡适的学者耿云志晚近为《胡适遗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424
    2023-11-09
  • 陈离北新书局的版税成为鲁迅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上海期间鲁迅与北新书局的合作,并不只限于编辑《语丝》周刊。鲁迅还与郁达夫一起为北新书局主持了另外一种在新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刊物《奔流》,并且长期为《北新》半月刊提供译稿。《语丝》因是同人刊物,没有稿费,也没有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501
    2023-11-09
  • 范用《电通》画报一案“文革”期间,一九六八年上海发生一件轰动全市的所谓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反革命事件”——“七一五反革命事件”。这一事件的起因是一份三十年代的电影画报《电通》半月刊。《电通》出版于一九三五年五月至十一月。共出版了十三期,出版者电通公司,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578
    2023-11-09
  • 谢其章邵洵美去世的1968年,我正在家等待分配,这一年留下的印象是很躁。很乱,很不知所措。国家是这样。个人更是这样,8月28日我被分配到内蒙草原插队,在那呆了8年。1968年死了很多的文化人,我当时就知道一些。但不知道邵洵美,那个年代没人知道邵洵荚,课本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583
    2023-11-09
  • 在阴晴不定的政治气候中,历史患有一种选择性的失忆症。“京华名士”袁克文,就曾经这样被遗忘和错过了——他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如此模糊,以至于只有少数人粗略地注意到,他是某一个时代行将结束时掩面沉没的旧日王孙。的确,面对这样的人。当时甚至以后的几个时代,都会感到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576
    2023-11-09
  • 曾彦修李晋西口述曾彦修整理李晋西知识广博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王明、康生、陈云同机从苏联飞回延安。康生在苏联中共代表团中是近似于王明的一个人,政治局委员,地位很高。一九三八年五六月在马列学院教过我们的课。党的理论这部分是他讲的。他会讲,有一句是一句,条理清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46
    2023-11-09
  • 1953年12月1日。中国南海大、小金门海域,天昏地暗,滔浪汹涌。一叶渔舟载着一支送葬队伍。12时整,距渔舟不远处的军舰上一阵枪鸣,哀乐大作。送葬队伍由一位身着军服的中年人主持,与殇者亲属一道手执粗绳,将一灵榇(骨灰盒)沿船舷缓缓降下……灵榇上刻着亡名: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52
    2023-11-09
  • 张鸣古人选美比脚丫选美,不管招牌怎样打,有多少华丽甚至道德化的由头。归根结底,是要秀出女人的容貌和身体,越是男人感兴趣的部分,越是讲究。其实中国的古人也是如此。只是,在缠足的时代,对于中国男人,尤其是那些有头有脸的男人来说,女人最有吸引力、最性感的部分,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48
    2023-11-09
  • 王凡[按:“一二九”运动的直接发动领导者之一、时任中共北平临时市委书记谷景生,生前曾追忆过他所亲历的那次运动。他的追忆使那些因时间的久远和某些特殊缘故语焉不详而产生的疑问,得以解析。]有关伟大运动的发起领导者语焉不详毛泽东曾把“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相…[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60
    2023-11-09
  • 秦风1937年初,访问延安的美国学者与新闻界的友人曾留下了一些珍貴的照片,充满着史实的感动。中共领袖们在长征之后仍保持坚定与自信。不过任何人都看得出,情势依然十分艰困,危机仍未真正解除。这点从几个革命领袖没有任何排场阵仗的言行举止,风霜满面的脸庞,以及对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45
    2023-11-09
  • 王丰“御医”建议蒋休息半年,宋美龄大发雷霆蒋介石在阳明山车祸之后,健康亮起红灯。1972年是壬子年,蒋氏家族中的“逼宫”事件,更使风烛残年的蒋介石,心情蒙上一层阴霾。1972年5月最后一周的某个下午。在阳明山中兴宾馆的阳台走廊上,蒋介石正沿着走道来回散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61
    2023-11-09
  • 散木一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夙有“仁义礼智信”丰富传统精神资源的中国。现在竟为“诚信”缺失(在不地道的商品经济环境下,居然几乎成了稀缺资源)伤透了脑筋。别的不说,就说摄影,一个“华南虎”事件闹得全国上下沸沸扬扬。那么,值得探究的是:以求真为目的的人类活动,如…[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39
    2023-11-09
  • 雷抒雁写下这个题目,又觉有些不妥。因为,如今吃喝之风颇盛,若把读书当了吃饭。或把吃饭当了读书,都是对文化的一种羞辱。可对我,读书确如吃饭。吃饭,一日三餐,不能简略;读书,和吃饭一样,不可忘记、不可马虎、不可一日荒过。尤其是近十年來,已知老之将至,读书的兴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34
    2023-11-09
  •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真实的“九拜”却是另外的样子。“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九拜所不同的不仅仅是名称,连其动作要领也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40
    2023-11-09
  • “胎教”似乎是件新鲜事、是个新名词。然而,我国古代就有非常完整的胎教理论,并且“胎教”这个名词也是古人创造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胎教的国家。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胎病”的论述。《大戴礼保傅》对于胎教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古者胎教,王后腹…[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565
    2023-11-09
  •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