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古人是怎样称呼春天的

  • 作者: 意林12+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369
  • 刘鹏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就是春天。在古代,人们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阮籍诗歌中的这个“九春”也是春天,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九十天,按十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绿蘂碧须,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鸾凤翼。”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于九春;析木分辉,流光于千里。”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不是少年、青年人的年龄,它是指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也是春天的代称了。《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明·刘基《风入松》詞:“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还有李大钊《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中的“青春”,都是春天的意思。

      其他还有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以及苍灵等,都是春天的雅称,它们不但丰富了春天的内涵,也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宝库,是后人不可多得的一笔文化财富。

      (郭旺启摘自《金山报》)

      本文标题:古人是怎样称呼春天的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08668.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