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亭下清风送筝曲

  • 作者: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1419
  • ◎白 拂

      ?

      亭下清风送筝曲

      ◎白拂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恍惚间有声音空灵,携着涤荡人心的纯净自画舫中来,自湖心亭来,又仿佛自吴山的清风中来。

      闻者闭目可触到夕阳渗入湖水的静谧,碧波拍打顽石的脆响。尔后嘈嘈切切,是老鱼跃波打碎静湖的参差脉动,是波澜将兴一泓接一泓的水波激冲。再后来清风醉了,暮色睡了,鸣虫累了,唯余轻纱后一双纤白的手,缓缓放开最后一个音符。

      清秀容颜隔了纱幕,望着波光粼粼上的渔舟,定格在西下的落阳里。案上横一把古筝,一曲《渔舟唱晚》刚刚落下帷幕,彼时月色未满临安。

      那是古筝空灵的魂魄,不依外物却能自响,沾尘的身不配舞她,落埃的心不配听她。而今,弹筝的人多,懂筝的人少,守得筝心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岁月如梭,迅景流光,不知何时,那参差在心头的印痕,一笔一画刻绘的皆是红尘多纷扰。而每日最好的光阴便是拂去筝上尘埃,稍稍一拢,听那声音好似潇潇细雨,敲击心窗的清脆,一分分洗涤所有的烦忧。

      关于古筝的传说,流传了千万种。若论古老,可追溯至上古时代,那时尧舜尚在位,郊外散步时忽听山间百鸟争鸣,悦耳动听,于是突发奇想,砍了些许竹子,调上丝线,制出了世间第一架古筝。弹至亢奋激昂处,百兽和拍而舞,轻松婉约处,则有孔雀开屏以衬。

      我想古时的女子该是极爱古筝的吧,无关才艺,只关乎一颗恬静安然的心。如清茶一般,与世无争却沉默着独绽一树芬芳。

      初见宋徽宗时,李师师便是蛾眉淡扫,案前独坐,素手抚一曲《平沙落雁》。那时,无边月色洒在弹筝女子清秀的眉目间,勾勒出她无比精致的轮廓,便是那样倾国倾城,更倾了徽宗的心。

      后来有妃子问徽宗,李师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能让陛下这般魂牵梦绕?徽宗笑着答她,你们一百多人卸了脂粉依次罗列,她站在你们中间也能卓尔不群,令人一眼认出来。这世间有一种幽姿逸韵,是再姣好的容貌都无法比拟的。

      诗人总将古筝同绝世佳人,甚至与闺怨相联系。白居易一生写了许多以筝为名的诗,篇篇句句不离闺中女子的咫尺相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所以,我想喜好古筝的女子总会带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即便身在勾栏瓦肆,也能高傲地昂着头,起弦一曲风雅,寻着能够读懂她的知音。

      街头有个三四岁的女孩,身后妈妈帮她带着小型古筝,母女二人一步步走在归家的路上。星辰稀疏,宁静月色透过斑斓树影,洒在她们身上,好似飘落了一地的丁香花。

      本文标题:亭下清风送筝曲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4487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