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醉在江南,与君白首

  • 作者: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344
  • ◎诸葛墨

      醉在江南,与君白首

      ◎诸葛墨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世人一提及辛弃疾,脑海中便出现高伟豪迈的爱国主义词人形象,可有几人想过,他本无意写词,却为这飘摇软弱的南宋呕心沥血,一不小心便走上了词坛高峰。

      他自小便将故国山川刻在心底,所以一生都在想着如何挽救江河日下的南宋,如何收复中原,抚慰遗民血泪。他为此做过沙场点兵的将军,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也做过人微言轻的小官。

      他每至一地,每任一职,皆有所作为。这般为国为民,却踩到了尸位素餐者的痛脚,于是他的官场生涯一直都不太平。即便如此,他也能苦中作乐。写下这阕《清平乐》时,他正闲居上饶,身无一职,纵然担忧国家命途,他仍能自适,游山玩水,填词作赋,一派陶然。

      这只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江南风俗画,让人读了开怀,心中生暖,继而生羡,最后却又婉转成一声轻叹。

      那日辛弃疾喝了点小酒,家中贤妻嫌他一身酒气,便让他出门散步。到了村里,看见一户人家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场景,他也随之而乐,于是匆忙返回家中,提笔写就一幅白描。茅屋低小,溪上青草,暖阳高照,还听到一对白发夫妻正用婉媚的吴侬软语聊着家常。家中孩子都没闲着,老大在菜地里锄豆苗,老二在编鸡笼,最小的孩子仗着自己年纪稚嫩便偷起懒,躺在溪边剥莲蓬,也不知他是剥的多还是吃的多。

      在江南的乡间终老,老到白发苍苍,和老伴坐在夕阳下看儿孙绕膝,用方言聊着今年的收成,点着儿孙的名字说这个像你那个像我,然后相视而笑。或是在凄寒的雨夜一家人围炉夜话,给孩子们讲早年的奇闻逸事,看他们张大嘴巴睁大双眼地听着……

      这样的祥和安宁怕是谁都无法拒绝,心系黎民的辛弃疾也不能,所以才会欢快地写下这寻常的一幕。

      他这一生常以三国英雄自诩,可最歆羡的人却是陶渊明。他心中的陶渊明率直天真,真正视名利为身外之物,想做官时便乐颠颠地出来做官,厌弃官场时便挥挥衣袖,悠然采菊于南山,走前还留下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高傲又直接。

      所以他总想着自己能有功成身退的那日,像陶渊明那般和家人过着淡泊的生活,这才是他心中那个完满的自我。

      可他心里还有浓得化不开的苦,外患一日不除,他便一日不得安心,连梦里都是万里江山。现实让他深感无力,平生塞北江南的跑,到最后生了华发还是无用。他说男儿到死心如铁,他想让黎民共享太平,让每个百姓都能像词中的人家一般其乐融融,不知离苦。

      最后,他病死在儿孙环绕中,这样的结局虽然遗恨无穷,却也算应了词中之语,得了善终。

      进能安邦,退能守拙,见惯蛾儿雪柳,只慕白发翁媪,这才是辛弃疾的迷人之处。念着这阕词,我更想去江南,不为邂逅,只为看一眼那对白发夫妻是否还在那里用软媚的声音讲着往事,眉眼间流转着让人羡慕的幸福。

      本文标题:醉在江南,与君白首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45850.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