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穷养的女孩和富养女孩的区别在哪儿

  • 作者: 读者·校园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2196
  • 张佳玮

      我认识4个年龄相仿的女孩:甲出身于中产技术干部家庭,乙出身于律师家庭,丙出身于实业家家庭,丁出身于大商人家庭。

      4家的家产是递增的,即这4个女孩的富养程度也该是递增的。

      在经济上,甲最穷养,乙好一些,丙更好一点,丁最富养。

      在情感上,甲的父母待甲最严酷,严酷到外人冤枉了甲,父母会给外人帮腔,全然不顾甲的感受。

      乙的父母各自忙事,不太在意对女儿的教育。

      丙的父母从小宠爱女儿,对女儿的关怀无微不至。

      丁的家庭就是普通的和睦家庭。

      也就是说,情感上的宠溺程度,丙大于丁大于乙大于甲。

      后来怎么样了?

      甲上了大学离开家,跟父母的关系半断,在生活上很缺乏安全感,但惊人地独立自强。父母说起来她,就是:“给家里省心。”

      乙的父母离婚,母亲另嫁,乙跟了父亲后,强迫父亲不许另寻女朋友,甚至在一群人面前对父亲说:“你找别的女人可以,但你要搬出去,这个家里的东西,我不许野女人碰。”身为律师的父亲喝醉之后曾跟我们感叹:“我还没死呢,她就指望我滚蛋了!”

      丙因为家人对她骄纵寵溺,初中时谈恋爱被老师批评,在办公室里打老师。在当地待得不顺,去了美国西海岸,每天都在念叨“想回家,不想留在这里,想回家”。

      丁性格平衡,多少有些小姐脾气,这也正常。经过一次失恋后,变得比以前更现实。

      当然,现在她们都还年轻,都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

      但只按单个样本来看,富养和穷养并没有十足的等式可言。

      一般说法认为,少年时缺什么,长大后就会更在意什么。所以,穷养的女孩子长大后会更贪慕物质,缺爱的女孩子长大后会更贪慕温情。

      但这个等式有些机械了。人的际遇是复杂多变的,家庭教育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或温情播撒。女孩子在成年前的十几年里,所经历的各种事情都可能改变她们的视野、逻辑与思维方式。

      乙和甲曾经当着我的面交流过。乙说因为从小和她关系好的姐妹们生活得都很富裕,所以虽然自己的家庭也殷实,但她从小就有一种危机感。甲则是在成年之前,身边的小姐妹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所以她反而没考虑过物质财富的重要性。

      一种人格的形成,是由不同的经历与细节造就的。有时候不是穷或富本身,而是与他人的比较。有了比较才会产生落差,产生匮乏或丰足的概念。

      在奢侈品行当有一个铁律:奢侈品的功能就是社交距离+价值观表达,就是等级制,就是对比。激发对等级与阶级的渴望后,才有购买欲,所以,奢侈品并不能抵制不安与嫉妒。

      但强调这种对比与差异只是商业手段而已。现在的中产阶级焦虑,其实也在于此。

      还是那句老话:“促成女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不是单纯在物质上的穷养或富养,而是综合的、平衡健康的环境,以及少一些对比。”

      因为唯有大量残忍的对比,才会造成心理落差,造成不安全感,造成孩子的扭曲与心结。

      真正的好教养,是在孩子进入社会前,告诉他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天然存在,但人人生而平等,让孩子得以平静地接受这个世界。

      最坏的教育并不是物质上的穷养,而是强调对比与差距的优劣,不断提示孩子“你的境况很糟糕”。像日复一日的“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再看看你”,这远比穷养要糟糕得多。

      最后,那些极其在意穷养与富养的女孩,许多都是在少年时被父母这么简单粗暴地教育出来的,所以,她们才会将一切问题、一切评断标准、一切不安的来源,归咎于物质差距。

      不安与焦虑导致的物质主义一路向下传递,会导致封闭到不可扭转的价值观,这才是最麻烦的教育。endprint

      本文标题:穷养的女孩和富养女孩的区别在哪儿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7179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