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心中有趣,无往不趣

  • 作者: 读者·校园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5684
  • 韩羽

      一般的画家画花卉,比如画梅花,一拿起笔,就像战士打靶瞄靶心,盯着梅花的花瓣枝干,再也无暇旁顾了。

      白石老人画花卉,不这样。比如画荷花,画着画着,笔尖忽地扫向了别处,冲着荷花映到水中的影子去了。荷花倒影能做出啥文章?闲话少说,且看看齐白石的画儿。这幅画是他送给许麟庐先生的,没标画题,姑且称之《荷影图》。

      涂了几片红色花瓣,勾出几笔水的波纹,就是荷花倒影了,这还不简单吗?点了几笔带尾巴的黑点儿,就是蝌蚪了,不简单吗?可这两个“简单”凑在一起,就不简单了。岂止不简单,简直妙趣横生。

      水中的几片红色花瓣,引起了蝌蚪的好奇:这是什么玩意儿?于是争相游了过来。看画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荷花在水中的影子,蝌蚪少见多怪,当成稀罕物儿,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多么傻、多么好玩,能不逗人一笑?

      笑着笑着,忽又憬悟:谁也不会相信蝌蚪能瞧见水中的荷花倒影,可是这么一画,我们竟然相信了(实是因为我们瞧见了,才想当然地以为蝌蚪也瞧见了),我们不是傻得和蝌蚪一样好玩吗?被画家给捉弄了,可又乐在其中。这“乐在其中”,按艺术术语说,就是审美愉悦。白石老人玩的这一手,就是顾恺之的那句话:迁想妙得。

      近日浏览《白石诗草》,翻来翻去,眼前一亮,有一诗,铜山灵钟,东西相应,使我想起《荷影图》。

      且抄诗来看:“小院无尘人迹静,一丛花傍碧泉井。鸡儿追逐却因何,只有斜阳蛱蝶影。”

      鸡儿满院子奔来跑去,原来是在捕捉飞舞的蛱蝶投射到地上的影子。连“蛱蝶”和“影子”都分不清,一看就是只傻鸡,却又傻得天真有趣,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这鸡儿与那蝌蚪何其相似。

      据《齐白石年表》记载:该诗作于1924年至1925年,白石老人62岁到63岁。《荷影图》画于1952年,白石老人92岁。是否可以这么说,就那无知、天真而言,蝌蚪身上有著鸡儿的基因。

      如再细看,诗和画也有不同处。诗中捕捉蛱蝶影子的鸡儿,是诗人亲眼所见,是生活中的实有物。要在诗人心中有“趣”,神与物游,才有了这有趣的诗。

      诗之趣,合于“事理”,合于“情理”。画之趣,悖于“事理”,合于“情理”。悖而又合,相反相成,荒唐而又可信,歪打而能正着,较之前者,更青出于蓝,盖所由出,迁想妙得也。

      本文标题:心中有趣,无往不趣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7453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