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那些在天上“打工”的机器人

  • 作者: 读者·校园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2665
  • 付毅飞

      

    本领高强的“费奥多尔”



      “费奥多尔”是一个本领高强的救援机器人。

      该机器人原型机会开门、使用钻孔机、驾驶轿车和全地形车,还会用手枪射击。

      不过这些本领在空间站里仿佛没什么用武之地,而俄罗斯人研制“费奥多尔”是希望它执行太空修理任务。他们认为,国际空间站里常会有一些琐事,例如站外某颗螺丝钉脱扣要拧紧、老设备要更新、需要检查舱体外表面有无异物……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不能不做,做起来还挺麻烦,需要太空行走,耗费舱外生命保障资源。如果能交给机器人,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

      “费奥多尔”能够完成约50种舱外作业。人工操作时,航天员穿上特制服装,通过它传回的视频画面看到工作现场情况,只需做出使用工具、修理等动作,就能同步控制它逼真地模仿人类工作。

      “费奥多尔”还能救火。这个功能十分重要,毕竟在太空里发生火灾不是闹着玩的。人类航天史上也曾发生类似情况。让机器人去做这些危险的事,总好过让航天员冒险。

      

    “费奥多尔”的“同事”



      “费奥多尔”是国际空间站里的第一个俄罗斯机器人,而它的外国同类,早已在空间站里跟航天员共事多年。

      2011年2月,美国“R2”机器人搭乘“发现”号航天飞机来到国际空间站,成为航天员的首个类人机器人伙伴。

      “R2”由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通用公司联合设计。它看上去跟人类很相似,有脑袋、身躯和手臂,不过最初只有它的上半身被送到空间站。设计者的初衷是让它从事擦栏杆和清理空气滤清器这两项单调的工作,并为后续太空机器人的设计、应用积累经验。

      2014年,NASA为“R2”送去了两条腿,希望它能在舱内、舱外开展更多工作。不过此后它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在2018年被送回了地球。如今这款机器人已经更新换代,NASA可能在2020年让新型机器人前往空间站。

      相比之下,日本于2013年送到国际空间站的机器宇航员“Kirobo”則是另一种画风。这台机器人只有34厘米高,1千克重,主打卖萌温情路线,主要用于陪航天员聊天解闷。

      “Kirobo”虽然知识渊博,但有一个短板——它只懂日语。因此它不得不在太空沉默了3个月,直到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抵达空间站,它才有了发言的机会。另外,这台机器人的语音识别能力也有待提高,它时常听不懂别人的话,有时还干脆不理人。

      从类人机器人来看,其扮演的角色也将越来越重要。在“R2”前往空间站时,时任NASA探索系统集成办公室负责人的约翰·奥尔森表示:“未来,人类和机器人的合作所产生的效益可以实现1+1>2的效果。机器人的参与可以使得人类走得更远,甚至超越人类当今想象的极限。”

      本文标题:那些在天上“打工”的机器人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75091.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