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跟孩子谈死亡与爱

  • 作者: 读者·校园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49377
  • 蔡朝阳

      

      孩子在4岁的时候曾问我:“外公去哪里了?”为此,我费了很大工夫,来跟孩子解释死亡这件事。

      其实,死亡是盘桓在每一个孩子脑子里的问题,或迟或早,总会在家长不注意的时候突然跳出来,就像孩子突如其来地问我。

      关于这个问题,父母自然可以讲一堆大道理,但是对于一个尚在童年的孩子而言,说教性的答复毫无意义,而读绘本和童话却很有用。

      后来孩子上一年级了,在一所培训学校里,他发现了《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因为几年前他见过,所以觉得很眼熟,就一个人静静地翻完了。翻完之后,他盯著我问:“为什么这只虎斑猫后来活不过来了呢?”我说:“有爱的人生,只要一次便已足够。”我只是这样跟他说了一句话,也不知道他理解没理解。

      孩子还读了《夏洛的网》。蜘蛛夏洛用自己的生命,来信守为威尔伯立下的诺言。在她死后,她的卵囊中孕育出了成千上万的小夏洛,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死亡里同时有新生的奇迹,这是特别动人的地方。

      2017年,有一部死亡主题的电影《寻梦环游记》上映。我带孩子一起去看,记住了里面的一句话:“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这就是我们总要缅怀逝去的亲人的意义。只要我们记得亲人,他们就没有离我们远去。

      每年,我们都会在清明节缅怀逝去的亲人。这个时候,让孩子读一些关于死亡主题的绘本或者童书,对孩子理解生命与死亡这样的哲学命题,是有帮助的。这会使孩子知道:长辈爱我们,就算他们离开了,爱还存在,我们可以通过追忆,感知他们的存在。所以,即便死亡是冰冷的,孩子也可以感受到爱的暖意。

      然而,死亡虽然是一件时刻都在发生的事,但当这件事离我们很远的时候,确实很难让我们感同身受。而一旦死亡事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死者是我们的至亲好友,那么,读再多的童书,也难以纾解我们的痛苦和悲伤。

      2020年的春天,是一个难以被磨灭的春天,我们听闻了太多关于死亡的消息。所幸,当年问我“外公去哪里了”的孩子,现在已经14周岁,是一名初中生了。我们“隐居”在家,像两个成年人一样聊天,聊所有我们知道的关于死亡的事。但即使我们可以谈论,也完全不代表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接受这件事情。

      每一次灾难,都需要有人去直面,而不能选择视而不见,这是最令人感到煎熬的,尤其是,如果在灾难中死去的人里,有你的至亲。所以,即便从第一次跟孩子共读《爷爷变成了幽灵》后又做了10年的心理建设,你也未必能接受这件必然会发生的事。

      疫情期间,我在上海,春雨带来一场倒春寒,街上稀稀落落的行人撑着伞慢慢走。人们都又穿上了羽绒服,只有我这个从外地来的人,穿着单衣在雨中瑟瑟发抖。

      而我却看到人民公园的绿树已经不可遏止地茂盛起来了。

      (杨子江摘自《北京晚报》2020年3月30日,罗舒图)

      本文标题:跟孩子谈死亡与爱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7576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