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海天散文心灵感悟
文章内容页

关于涵养的报告

  • 作者: 天涯若比邻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4-05-03
  • 热度82907
  •   记得自己还是在很小的时候,用那锑锅烧开水,听到那锑锅里的水烧得很响的时候,我总是不停地去接开那提锅的盖子看,怕那锑锅里的水已经被烧开了,还在加柴火烧水。

      可是,我却往往发现那锑锅里的水,虽然是烧得嗡嗡的响,可实际上水却还并没有烧开。

      后来,我这样不停去揭锅盖的动作,有一次被母亲发现了,我母亲就笑着对我说:“红儿,你要记住,‘响水不开,开水不响’。锅里的水响的声音很大的时候,水一定是还没有烧开的。你听到响的声音大了之后,火又很旺而锅里水的声音却又渐渐的小了之后,那锅里的水就一定是已经被烧开了!”。

      听了母亲的教诲后的我,在烧开水时,按照母亲说的方法去辨认,情况果然是如此。

      从此以后,母亲教导我说的“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话,就深深地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面。

      再后来,自己慢慢长大了以后,生活中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和坡坡坎坎告诉我,“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道理不单是表现在烧开水这样事情上。同时也可以拿去观察和体验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有涵养。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一种人,在与人说话,亦或是谈什么事情的时候,想展示自己是一个很有水平和能力的人,以及批评或者是责怪一个人,总是以一种盛气凌人或咄咄逼人的样子,对待他人。其实,这样的人的水平和能力,就像那烧开水时锅里的“响水”还没有“开”一样。

      愚以为,一个人有没有水平,特别是有没有涵养,不是体现在其嘴巴的大小和声音的高与低上。也不一定是体现在他的地位高低与职位大小上。而是就像那“响水不开”的道理一样,体现在其内在心境的深度和宽度上。

      一个人的是否有能力与涵养,应该体现在一个人是否有着宽阔的胸怀;懂得和尊重他人的道理;明白事理的进和退上。

      有理论上认为,人的涵养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他涉及到个人的内在品质、外在行为、情绪管控、文化底蕴与素养等多个层面。

      但是,在我的理解和认识看来,虽然理论上是这样认为。可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因此,愚以为,一个人的涵养好与否,还有这样的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是遗传的因素,譬如性格和脾气。

      二是后天因素的影响,譬如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文化熏陶和家庭教养以及个人情趣爱好。

      三是还包括因为个人生活轨迹变化对心理产生的情感和心态的影响等等因素。

      一个人有没有涵养,也不一定与一个人的衣着打扮和钱多钱少必然相连。

      在实际生活中不难看到,尽管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道貌岸然,衣着也是光鲜华丽。可是一旦张口,却是满嘴跑火车,毫无一点修养和文明的印记。

      还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所以,一个人有没有涵养,也是变化的。

      有的人一旦自己所处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其原来拥有和修养得来的涵养,就被自己内心深处存在的那种人性弱点所荡涤,从而变为一个涵养缺失的人。

      我也曾经认识一个人,刚刚认识他的时候,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语言表达,给我的感觉都是很好的。见到稍许有一些美色的异性,脸蛋儿还会漏出羞涩的红潮。

      可是随着工作和地位的变化,那种“如今这里的天下是俺们的”张扬神态,真的是溢于言表,流露在他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上了。涵养也好,修养也罢,早就丢得是一干二净。当然,后来也没有得到什么好的收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我理解一个人有涵养,还应该深知“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早些年间,在那街头巷尾卖“打药”的江湖游医,几乎是每一个都可以滔滔不绝地说自己可以包医百病。果真如此的话,那医院还开来干什么呢?!真正有涵养有能力的人,是一定不会用卖“打药”的那种方式表现自己的。

      《增广贤文》里有一句话,叫做“满则溢,月圆缺”和先秦《尚书·大禹谟》提及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的道理。其实也是先人们告诫我们,做人要讲究和学会有涵养。

      本文标题:关于涵养的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68560.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