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火红的年代,在“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的歌曲声中,建华山新戏园开工了。新戏园用“大跃进”的速度紧张施工,建华山大队干部和群众日干三刻,夜加一班,大干快上,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建成了,这真是个奇迹。
新戏园简单实用,一个巨大的戏台,下面是几十行用水泥筑成的坐位,为了容纳更多的观众观看演出和进行娱乐活动,建华山大队不惜砍掉了几十棵椰子树,使戏园更加宽敞和美观。建华山人有福了。
除此以外,新的建筑物也在紧锣密鼓地动工,幼儿园、卫生院和大队办公室等,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出现在人们的眼帘中,昔日人迹罕见的“鬼山”西沟凉成了建华山大队最热闹的地方,成了建华山人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
新戏园成了孩子们心眼中的“圣地”,平时有事无事,我总喜欢往那里走走。一到放电影或是演大戏的时候,就是我们最高兴的时课。什么时候放电影,什么时候演大戏,我们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因为我们每天都到戏园里玩,这些消息都写成广告贴在戏园里的一堵墙壁上,我们一目了然。
建华山戏园除了放电影和演大班戏外,还是个政治活动场所。在大跃进年代,这里最热闹,不是开群众大会,就是打擂台。所谓打擂台,就是各个生产队长上台表态自己的生产指标,进行劳动竟赛,谁报的产量最高,谁就可以把红旗扛回生产队去。
在那个政治运动中,这里天天举行大会,今天这派开,明天另一派开,什么表态大会,大批判会,斗争会,变着花样一接着一个开。有一次两派为了占领这个会场,差点搞起武斗来。
到了80年代,电影没有了,大班戏也少演了,群众大会也不开了,扔们就很少光顾这个地方。
现在,在西沟凉这个地方,许多新的楼房建起来了,大跃进年代的旧房子全部被拆掉,只有戏园被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