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贵阳的造反派组织红卫军的势力是最大的,号称有成员八十万,控制这贵阳乃至整个贵州,但红卫军也是个短命的造反派组织,从成立到被取缔仅仅存在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红卫军的头头李铁乃成了贵州省的风云人物,在贵阳家喻户晓,掌控着贵州省文化大革命初期运动的发展方向。
李铁乃,又名李才伯,湖南省祁阳县人,农民出身,文化程度初小。一九五三年到广西,先后在鹿寨县贸易公司、桂林专区土产公司和油脂仓库搞炊事、勤杂工作。一九五六年到贵州都延县火药厂搞门卫工作。一九五九年到南明区新华办事处办五金厂。一九六一来贵阳搞临时工。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六年,先后进南明区手管局所属五金厂、汽修厂和贵阳市马板车修配厂当采购员。一九六六年上半年四清运动中受到本单位群众批判斗争,同年八月被下放车间劳动。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李铁乃因不满厂里对他的批判,九月到北京上访,被接待后得到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秘书厅发给他一张介绍回“贵州省委文革办公室接待处理”的接待证。
十月初,李铁乃回到贵阳,参加了群众造反组织,成立了以贵阳地区汽车运输行业和街道手工业工人为主的造反派红卫军的头头。当时贵阳造反派组织林立,由于他手握“圣旨”,因此很快就让他的红卫军出人头地,在他组织了全市的批判省委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群众大会以后,很多造反派组织都加入了红卫军,成为贵州省最大的造反派组织。
李铁乃领导的红卫军大搞打砸抢,使贵州的局面更加混乱。李铁乃开完批判省委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群众大会以后,便强占了省总工会大楼,作为红卫军的总部。总部里戒备森严,出入有通行证。李铁乃自己还配有保镖。李铁乃为了提高红卫军的号召力,还特地请人为他写出红卫军的军歌,到处传唱。
十二月六日,李铁乃派出人马,占领了贵阳日报社,抢走了许多机密文件,进一步控制了宣传工具。
在十二月,李铁乃派人把副省长陈朴如、吴实等人抓来,软禁了长达半个月之久,向他们要权、要钱。
在同一时间,红卫军有两个成员在总部门前被汽车碾死,李铁乃便认为是保守派所为,借机向省委施加压力,强行召开了轰动一时的追悼大会。
此外,李铁乃还联系云南和四川的造反派组织,希望和他们联合,成立西南地区的造反派统一组织,他还妄想进一步作西南王。
李铁乃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当时还有一定权力的贵州省委的不满。在省委中,代表军队的省军区副政委李再含因有军队背景,权力最大。开始,李再含对李铁乃和红卫军还是比较支持的,但由于李铁乃的势力不断彭胀,他越来越不把李再含看在眼里,胡作非为,特别是当李再含代表省委与李铁乃在对两名被压死的红卫军成员什么时候开追悼会的问题上引起了争论,李再含感到非常恼火,因此失去李再含支持的红卫军很快被定性反动组织而被加以取缔。
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一日,在北京准备向中央反映情况的李铁乃被逮捕。
一月二十六日,红卫军总部被省军区部队包围,被正式宣布取缔,其骨干分子都被抓获。
导致李铁乃被捕和红卫军垮台的原因很多。一是李铁乃的实力太大,成了尾大不掉的组织,他本人也猖狂至极,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二是他的利用阶值完了。三是他到北京向中央反映情况时同江青发生了争执,回去后要组织人马打到北京去,要造江青的反,要打倒中央文革,引起中央文革的反感。
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一日李铁乃在北京被抓以后,一直被关押在省公安厅,直到文革结束后,一九七七年七月他才被贵州省高级法院以反革命、打砸抢罪判处无期徒刑。李铁乃用了三个月的风光日子换来了终生的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