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紫贝岭(51)

  • 作者: 南山2020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5-08-05
  • 热度21719
  •   紫贝岭51

      文革武斗至今是,将来还可能是中外古今的一大奇观。在文革中,本来就没有深仇大恨的群众却分成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高举着同一面旗帜,呼喊着同一个口号,高唱着同一首歌曲,互相残杀,毫不手软。这些彻头彻尾的革命造反派甚至连“一句等于一万句”的毛主席指示也听不进去。毛主席多次强调:“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要文斗,不要武斗。”可是,在文革武斗中打红了眼的两派组织,照样我行我素,一定要打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

      在紫贝县,也是这种情况。

      攻打椰子厂是井系旗派主动发动的旨在解围紫贝岭中的一场规模最大的武斗。在这场武斗中,井系旗派负出了伤亡十多人的惨重代价,结果一无所获,全盘皆输,而它的对手联总派却分毫未损,无一伤亡,这也是奇迹。在武斗中,我负责外围警戒,没有直接参加战斗,因而未能了解战斗的具体情况。后来,我向参战者多次三访六查,才弄清楚了这场战斗的真相。

      8时左右,红农会民兵对椰子厂发动了攻击,东郊连两个主攻排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向攻击目标推进,开始攻击非常顺利,两支突击队很快地锲入联总派阵地。起初联总派的火力很弱,只有几支冲锋枪和一些步枪在射击,战斗员们没有遭到联总派机枪火力的拦击。由于进展迅速,战斗员们放松了警惕,认为对方的战斗力很弱,不堪一击,胜利在握,他们一面加强火力,一面快速地向前推进。椰子厂与木材公司之间是一块开阔地,中间没有任何地形地物做为掩体,战斗员们站起来跑步前进,想快一点通过这个讨厌的开阔地,但这时联总派的火力突然加强了,爬起来冲锋的战斗员被迫趴在地上,当时还没有什么伤亡。

      在这个危急关头,指挥部发出了继续攻击的命令,冲锋号响起来了,战斗员们从地上一跃而起,呐喊着向前跃进。这时,从左侧暗堡里射来一阵猛烈的机枪子弹,很多人中弹倒在地上,进攻受阻。我的同学粱振当就是在这个时候负伤的。同时受伤的还有我大队的红农会民兵黄守亲、黄菊香等十多人,大部分人伤在腿上。当时的处境非常危险,进攻的队伍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眼看许多人就要牺牲。为了排除险境,指挥攻击分队的连指挥员郑家益、潘先傅立即命令部队停止攻击,并准备撤离这个地方,从另一个方向发动攻击。郑家益、潘先甫也是第一次参加战斗,没有实战经验,只是凭着一股勇气。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俩突然站起身来,用冲锋枪向联总派阵地猛烈射击,以便吸引对方的火力,掩护部队撤出阵地。当时在他们的面前闪烁着一串串火光,隐蔽在工事里的联总派是看得很清楚的,而且从他俩喊出的口令中,可以判断他们不是一般的战斗员,而是指挥员,于是,从左侧的暗堡里伸出了枪口,又一挺机枪打响了,火力很猛,他俩当场就被打死了。

      据后来了解的情况说,据守椰子厂的联总派人数虽然少【仅有五十多人】,但队伍相当精干,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退役军人,那两位机枪手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枪打得非常准。当战斗开始时,联总派武装人员只使用一挺机枪,另一挺机枪隐蔽在暗堡里,没有打响,在战斗进入火热化阶段时,这挺机枪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但挡住了井系旗派的攻势,还打死打伤了多名井系旗派作战人员。

      参加这场战斗的同学说,撤出战地的秩序是相当混乱的,人们争先恐后地退出火线,谁也顾不了谁,指挥员家益、先甫被打死了,现场没有指定新的指挥员来组织队伍,也没有派出掩护部队,因为这时指挥部已经打出撤出阵地的信号弹。不一会儿,阵地上的人差不多都走光了,仅剩下几位学生和一些零散的民兵。

      阵地上躺着已经死去的郑家益和潘先傅,孤零零地丢在那里。这时枪声也停息了,战斗已经结束了,所有的参战者都先后离开了阵地,同学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能把他俩丢掉不管呀!无论如何也要把他们的尸首弄回去。同学们冒着生命危险慢慢地向他俩爬过去,一看,两人已经停止了呼吸,一个跪伏着,一个仰面倒在地上,两个人的头部都被枪弹击中,伤口不断流淌着鲜血,他俩死亡的场面相当惨烈。后来又爬过来了几位民兵,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他俩的尸体拖离了阵地。

      后来,我们才知道指挥部并没有发出撤退的命令,而是通讯员由于惊慌失措而打错了信号弹,从而造成了战地的混乱局面。突击队发出第二轮攻击时,遭到联总派顽强的抵抗,民兵中有一些人负伤。当时潘先阳在木材公司的一栋小房屋里实地指挥,他非常了解当时战斗进行的情况,看到这个方向对方的火力很猛,立即变更作战部署,命令主攻分队改变攻击路线,转移阵地,从另一个方向发动冲击。当时椰子厂地域广阔,联总派兵力有限,火力也不够强,只有两挺机枪,有些地方根本没有人防守。潘先扬命令通讯员打出转移阵地的信号弹,这时阵地上枪声大作,不少人中弹负伤,通讯员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感到非常恐惧,他在惊慌失措之中竟然打错了信号弹,造成了作战部队的混乱,转移阵地变成了仓皇撤退。当潘先阳命令发动第三轮攻击时,阵地上已经看不到作战人员的影子。回到驻地后,潘先阳查明撤退的原因,才知道是通讯员打错了信号弹,他大发雷霆,喝令枪毙那个通讯员,后经多人说情才保住那个小子的牲命。

      这个通讯员叫符策强,是我们大队的红农会民兵,跟我们一样的年龄,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后来我采访了他,他心有余悸地说:“我是捡回了一条命。我虽然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跟他们是在同一个位置上,当时战斗打得非常激烈,许多子弹向我头顶上飞来,我感到非常恐惧,因为我从来没有见到这样的场面。看到很多人在我的前面倒下去了,我的心就更加慌乱了,潘总指挥命令我打转移阵地的信号弹,我在慌乱之中,却上错了子弹——”

      由于绝大多数民兵是第一次参加战斗,没有实战经验,因而闹出了一些笑话。

      在激战中,一位姓潘的东郊红农会民兵冲在最前面,在混乱中他独自一人闯进了联总派阵地的核心地带,跟后面的队伍失去了联系。他从来没有到过椰子厂,根本不熟悉那里的地形,走来走去都没有走出椰子厂,也没有看到自己的战友。后来枪声停息了,他以为我们的队伍已经打进了椰子 厂,对自己的处境也就不大介意,也许是过度疲劳,他竟然依靠在椰子厂的锅炉壁上睡着了。第二天他醒来时,看见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竟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人,这时他才觉到事情有点不妙,想偷偷地溜走,可是在慌乱之中却忘记去掉绑在左臂上的白毛巾。几个联总派民兵发现了他,立即过来盘查,他支支吾吾,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结果被联总派民兵生擒了。至于他在联总派监狱中所受到的皮肉之苦,那就可想而知了。

      在攻打椰子厂的战斗中,除了东郊连两个排担任主攻从正面突击联总派的阵地外,指挥部还组织另外一支突击队从大潭田洋方向向椰子厂发动攻击,这支突击队是由杨昭经指挥的城郊红农会民兵排。

      杨昭经是一个老资格的军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是城郊公社大潭大队人,在七月份县城派性斗争进入高潮时,他领导组织了大潭大队和城郊公社的红农会,带领农民群众上城支持井系旗派,担任了城郊红农会的头头。县城发生大规模武斗后,他又成了紫贝岭前线指挥部的头头。他的弟弟杨昭宗也是个退伍军人,这时却成为联总派的武斗总指挥,兄弟俩由于观点不同,两个人成了势不两立的仇敌,互相残杀,成为县城里的一个奇闻。

      椰子厂战斗打响后,扬昭经带领突击排从大谭田洋方向突击联总派的阵地。由于他们对地形非常熟悉,攻击非常顺利,一下子突破了联总派的两道防线,眼看就要向联总派的纵深阵地发展,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杨昭经看到指挥部打出了撤退的信号,感到莫名其妙,但还是执行指挥部的命令,下令撤退。突击排在撤退途中遭到联总派的阻击,一位名叫傅启养的老民兵【大潭红农会】被打死,倒毙在战壕里,几天后才给联总派发现,被收拾抬了上来。

      就这样,由海军直接导演的这场为解围紫贝岭的椰子厂战斗,尽管费了九牛五虎之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本文标题:紫贝岭(51)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7469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