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杂文评论凭栏论世
文章内容页

荀子的社会思想(九 荀子主张“在礼义面前人人平等”吗)

  • 作者: 黄忠晶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9-06-22
  • 热度297071
  •   荀子有一句经常被人引用的话:“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荀子·王制》,以下只注篇名)对于这句话,有种种评论。

      一种观点认为,这表明,荀子“心目中的社会,是‘朝无幸位,民无幸生’的理想社会,用现代的话说,是‘各尽所能,各取所值(称)’的理想社会。而礼是通往此一社会的桥梁,并且即是此种社会的本身。”(徐复观: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p。297)

      类似的观点认为:这是提出了“在礼义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尽管没有达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高度,但主张为每个人都提供出仕的机会。从这一点来看,包含着民主的因素。(宋志明:荀子的政治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我认为,“在礼义面前人人平等”,这本身就是不通的说法,因为荀子所谓的“礼义”,正是建立在将人分为等级、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基础上。荀子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夫是之谓人伦。”(《荣辱》)

      他还说:“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一,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王制》)

      荀子的这些论述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不平等是必要的、合理的,这就是礼义。

      有论者评论荀子所主张的社会说:“在荀子看来,人类社会的等级分野是天经地义的,只有这种差异鲜明、等级确定的社会才是公平合理的。根据这样的政治理念,社会的等级状况同人们的德与能是成正比的,实际上是人们之间竞争的结果,并通过竞争不断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人们赖以竞争的资本,既不是血缘和出身,也不是暴力与诈伪,而是通过教育和个人努力而获得的德与能。德与能标志着人们对社会的贡献或可能作出的贡献之大小,而社会则通过爵与禄对此予以认可和回报。这样一种社会机制,于不平等中见平等,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历史发展的结果证实了荀子这一构想的前瞻性和可行性,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社会等级状况大体上是同荀子的论述相吻合的。”(白奚:战国末期的社会转型与儒家的理论变迁——荀子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构想,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5期)

      此段评论应该是很好地领会了荀子的意思,并且持赞同的态度。但我并不赞同荀子的思想,当然也不赞同该论者的看法。

      仅凭荀子上面说的那些话,就可以断定他所提倡的以礼义为原则的社会规范制度是一种德与能的公平合理竞争,而没有血缘、出身、暴力、诈伪起作用吗?荀子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王制》) 荀子所说的礼义,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等级制之上,并为这一社会体制服务的。在这一点,他跟孔子、孟子没有根本区别,而在强调君王的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这一点上,则比孔、孟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君王依据礼义统治的社会里,人们本然地有等级、贵贱、贫富之分,而决定这种分别的主要因素就是血缘和出身。至于荀子所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不过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所作的一种不妨害根本体制的调整,其目的在于整个社会运行能更好地为礼义及其代表者君王服务。礼义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君王的忠,对父母的孝,所谓的德主要就是指这个。而所谓的能,也就是为君王及其所维护的礼义服务的能力。

      德的好坏、能的强弱、“对社会贡献”的大小,都是君王说了算,并依此给予爵位和俸禄。这是否就是“于不平等中见平等”、“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我认为不是。如果有人对礼义的看法与君王相左,则君王不仅不会认为他有德,甚至可能杀他的头。荀子说过:“才行反时者死无赦。”并将这称为“天德,王者之政”。(《王制》)这难道也是公平合理的吗?又如,士、农、工,各有其能,而君王认定为他服务的士能力很高,农、工则属于智能低下的人,给予高官的俸禄与农、工的收入相比,差距巨大。荀子说:“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富国》)这也是“于不平等中见平等”、“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吗?我看不是。在一切以君王和长官意志为转移的社会里,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公平性和合理性?

      写于2006年

      本文标题:荀子的社会思想(九 荀子主张“在礼义面前人人平等”吗)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313128.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