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杂文评论凭栏论世
文章内容页

南征容易北伐难

  • 作者: 水晶天使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2-06-25
  • 热度108922
  •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南征取得的胜利比较多,北伐取得成功的例子很有限。一般大家都以偶然来看待这个问题,也有部分人是宿命地看待这个问题,但是这其中还是有必然的道理。

      具体的战术,往往决定的是暂时的成败,经济基础才是最关键的,诸葛亮可以招招领先,但是也在经济上奈何不了司马懿,而且诸葛亮进行的也是北伐。

      决定这个成败的关键在于古代的作战半径问题,我们设想一下,在古代一头牛拉着自己吃的草和赶车人的粮食,能够走多远,这个距离除以二就是一般情况下的作战半径,超过这个半径粮草就供应不上了。

      没有粮草的供应,是难以作战的,诸葛亮对于司马懿也是屡屡输在这个粮草的供应上。而中国实际的情况是南方粮草丰富,人口密集,粮草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在作战地就地解决,但是北伐就不同,北方寒冷的冬天是很容易进行坚壁清野的,这样一来南征与北伐在经济上的压力绝对是不对等的。

      为了增加作战的半径,古代也有一定的解决方法。首先是建立逐级的传送体系,比如,是一人作战,一人从一级的粮库送粮草,然后再二人把粮草从二级的粮库送到一级粮库,再四人把粮草从三级粮库送到二级粮库,依次类推。这种方法在汉武帝时代使用,结果是一个作战人员需要14个运送粮草的人员,取得对于匈奴的胜利付出了三代人的积蓄和全国一半的人口。

      还有就是提高自己控制区域的粮食运输能力,古时一般的做法是修建运河,但是这样的过程耗费巨大,时间太长,也容易在徭役上激发民变。

      再者就是送粮的人把粮食送到后变成作战人员不返回,同时杀牛作为军粮。这种做法的问题是会造成作战人员雪崩式的增加,同时一旦不能快速取胜后果就不堪设想。采取这种方案的就是隋炀帝,他多次征伐高丽就是采取这样的方法,以至于作战人员迅速增加到根本不必要的百万大军,一旦不能速胜,结果就是饿死于道,基本没有生还。隋朝的灭亡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至于隋炀帝的荒淫无耻是后来唐朝人写的隋史,夸张的成分极大。

      所以南征容易北伐难是有深刻的经济原因的,绝对不是巧合。

      本文标题:南征容易北伐难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35499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