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大地的恩典

  • 作者: 西弗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06-19
  • 热度90684
  •   在江南,我始终走不进父亲种植的那片竹林。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

      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与竹子,似乎今生的约定与厮守。我印象中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形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致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

      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識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下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褐红的博古架上,浓缩着风雨的竹简,深刻进青灯古佛、战争与灾难,在看不见的黑夜里,摸索着文明的足迹。它是记录者、沉默者和旁观者,个中的微光,只待后来者读出其中的风声。

      父亲不懂竹简,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象征着生命、长寿、幸福和精神气节,甚至是最直接的比喻:如空心象征谦虚;竹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竹节毕露,竹梢拔高意思则是高风亮节。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旋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一节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

      我感念父亲时,时常读到另类的陌生与异样,或是不可名状的茫然与恍惚。在我的视野里,总有一片辽阔的竹海,涌动在大地的褶皱里。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几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旧发出铿锵的踅音。

      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让我没想到的是,开花后的竹子下一个路口就是死亡。原来,它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营养,一朝迸发,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

      本文标题:大地的恩典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36306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