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朝花夕拾知多少

  • 作者: 莫愁·小作家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8002
  •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最怕写作文”,这是很多同学的口头禅。鲁迅的文章如今在语文书里占据篇幅显著,也往往让很多同学苦不堪言。

      而在我看来,即便深奥如“鲁迅”,只要用心去读,在他的文字里仍可以捡拾到不一样的快乐。

      從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油蛉、麻雀、土墙石栏,到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童年的鲁迅在长妈妈的故事中奇思妙想;在一片令人神往的菜园中,无忧无虑;在寿镜吾的学堂里,忙里偷闲画绣像……他的童年,不管何时何地,都趣味无穷。他记载自己童年的文字就像一缕光——这样的童真,怎不让正在捧着书的读者也会心一笑,继而释然?

      矿路学堂、藤野先生——鲁迅奔波求学的路上,积累了不少见闻,结识了不少朋友,那时的他充满了求知欲和报国志。在矿路学堂上学的他,学了如格致、金石学等课程,为今后学医打下基础。可鲁迅不想被陈旧的制度约束,踏上去日本留学的轮船。

      在日本,鲁迅认识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不仅教他解剖,更让他知道,虽然中国人被外国人看不起,但不能自甘堕落。当时的鲁迅愤愤不已,怀着一颗赤诚的救国心回到祖国,准备用笔墨唤醒人们的爱国情。

      鲁迅弃医从文,用文字呐喊,感动了读他作品的每一位读者,也包括我。

      “一字胡,有棱有角的脸,犀利的眼神,手上夹着一根点燃的香烟”,鲁迅的经典形象,让人过目不忘。他常在报纸上激励群众,批判旧政府,这让他受到冷眼,甚至被当局通缉。

      不管遭遇什么,他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横眉冷对千夫指”,是他对当时政权的不满;“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对劳动人民的赞颂。他呼吁人们拾起民族尊严,让中国强大起来,美好起来。读到这样的鲁迅,我心里也激情澎湃。

      短短一个月,我埋头于鲁迅的经典文集《朝花夕拾》,跟着他同喜同悲,同慨同叹,同祝同愿,真正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原来,艰涩难懂的文字中蕴含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

      储文涵: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七(22)班学生

      指导老师:李鹥

      编辑 舒芙蕾 mcxiaozuojia@163.com

      本文标题:朝花夕拾知多少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7443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