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火龙灯

  • 作者: 莫愁·小作家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4454
  • 清人缪东霖在《沈阳百咏》中写道:“灯月悬悬照八关,龙蟠狮舞斗回环。”舞龙的历史很悠久,流行于我国的很多地区,各地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几十年过去了,我记忆中的乡土火龙灯还是很清晰。那份乡情和淳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淡薄,而是历久弥新。

      岁岁春节烧火龙,烟花遍地乐融融。每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我家乡的火龙灯都非常热闹。

      舞龙队共三组,由五十人组成,全部穿清一色的红衣服或者黄衣服,同色绸布扎头、扎腰。一人举着龙珠在前面行走,周围的几个人敲着锣、鼓、钹等乐器,队长舞着龙头,其他人舞动着龙身,表演着猛虎跳墙、哪吒闹海、仙女散花、老鹰展翅、大团圆等节目,栩栩如生。围观的人们将烟花喷向天空,营造出喜庆的景象。那时候使用的手持烟花采用的是秘制的土配方,特点是火焰高,颜色金碧辉煌,只要向上喷射,不会伤到人。记得有一次,火焰喷射的火星子掉落在我过年穿的新衣上,留下了几个黑色的烫痕,我号啕大哭。可看到龙灯队伍走远了,又把眼泪擦干,继续跟着跑,跟着看。

      舞龙队陆续表演着各式各样的节目,一条火龙呈现出威猛的气象,随着锣鼓、唢呐、鞭炮一起响起,年味就非常浓烈,每一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龙灯舞让人目不暇,龙的造型也值得说说。龙的身体组成部分取自各种动物:蛇的身、梅花鹿的角、老虎的眼睛、水牛的耳朵、狮子的鼻子、老鹰的爪子、棕马的脚、鲤鱼的鳞片和野兽的腿。龙是采用竹、木、纸、布等物编扎,再进行彩绘、置灯,才制作完成。龙灯都是由民间的手工艺人制作完成,他们的技艺是祖上或者村子里的老人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打开记忆的电影匣,一束光投到屏幕上,出现了如漆的黑夜。忽然,不知道是谁在黑夜里提了一盏灯,灯光将黑夜撕开了一个口子,打破了乡野的冷寂。不久,从远到近,灯盏的星星点点越来越多,越来越亮。乡村小道上,一群结结实实的农村汉子,随着锣鼓声、鞭炮声响起,舞动起一条龙,龙如同波浪般起伏,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四面八方的村子里,男女老少都围了过来,借助焰火的微光欣赏在暗夜里奔跑的龙图腾,这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也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正月十五的夜里,村子里要举行祭龙送龙的仪式。所有参加舞龍的队员,一起聚集在村里的土地庙前焚化龙灯。队员们抬着龙灯,以龙头为中心,左转三圈、右转三圈,然后点燃稻草火把,把龙珠、龙头、龙节上面的的纸撕下丢入稻草堆焚烧。留下长长的竹笼,必须放在河里泡三天,到正月十七,舞龙队再次集合,用抓阄的方法,决定“龙”竹笼由谁家保存。然后大家一起捞上“龙”竹笼,抬到那户人家。这个队员在“龙”竹笼跟前烧香、焚纸钱、放鞭炮,仪式完了,才宣告结束。

      老家的龙灯舞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丰富了老百姓的春节生活,反映了质朴的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民俗,我们还需要。

      安频:中国散文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本文标题:火龙灯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7555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