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唐太宗的死亡之约

  • 作者: 意林·少年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026
  • 清风慕竹

      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大理寺司衙大门前老早就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拥堵得水泄不通。9个月前唐太宗李世民和390名死刑犯定立了死亡之约,人们想知道,那些逃脱了牢笼的死囚们是否真的能够履行约定,按期返狱伏法。

      原来,公元633年腊月,太宗视察朝廷大狱,那里有390名被判处死刑的囚犯等待批准,执行死刑。太宗历来对死刑的审核极为慎重,在死刑审核的程序上,实行三复奏,即向皇帝报告三次,反复核实,务求不冤杀一个好人。后来,他觉得三复奏还不够,特别是在错杀张蕴古之后,规定了五复奏。

      投之于诚,报之于信。

      通过亲自问话,死刑犯们对自己的罪责没有异议,但却表达出了想再回家看望一次父母妻子的强烈渴望。太宗陷入了沉思之中,不过他很快就抬起头,宣布了一个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死刑犯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回家与亲人团聚,但必须遵守一个约定——明年九月初四准时自行返狱伏法!死囚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隨后大声欢呼起来。

      户部尚书兼大理卿戴胄忍不住上前提醒道:“皇上,这些人都是杀人越货,罪大恶极,没有信用可言,要三思而后行啊!”

      太宗露出一贯的坚定神情,回答说:“用诚心才能换忠心,我相信他们不会辜负这份信任。”

      话虽这么说,可是所有人都将信将疑。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天死囚们真的一个一个地回来了,约定的时辰到了,389名,就差一个了。狱吏们急忙找来花名册查看,只有死囚徐福林迟迟未到!这下不仅官员们不满意了,连死囚们都愤怒起来,“徐福林的良心被狗吃了!”……

      时年35岁的太宗镇定自若,他挥一下手,下令说:“再等等!”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人们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这时,一辆牛车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来人正是那个叫徐福林的死囚。原来,他在返回京城的路上病倒了,只好雇了一辆牛车赶路,才会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一个时辰。

      太宗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死囚们因他们的信用得到了最高的奖赏——全被赦免!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因为惩罚从来不是目的。

      这也许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迹,390名死囚信守承诺。从容赴死!而让这一奇迹发生的,只是因为信任。

      流星雨摘自《中国青年》

      本文标题:唐太宗的死亡之约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7501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