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95535
    2012-11-20
  • 好不叫人惊喜,今年我的这株昙花竞抽出三支花骨朵。它们在叶间举了两三天,每天都带给我莫名的渴望。今夜终于有两支差不多同时盛开,我们全家人聚集在阳台的灯光下像在欣赏一场盛大的演出。没有一丝儿风,我们分明看到所有的花瓣和所有的卷须都在痉挛地颤抖,竭尽全力地向外绽…[浏览全文][赞一下]

  • 246938/92455
    2012-11-19
  • 山那边,是的,山那边。许小萌没有去过,江可可没有去过,我也没有去过。曾无数次地想过山那边的景象,正如山那边的孩子也该同样地想象过山外边的景象。跟影片里的很像,是大大小小的水田,铺着青石板的窄长巷子长满青苔,看不完看不厌的山……淳朴的农民,可爱的孩子,简陋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89212
    2012-11-19
  •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曾活跃着一类富有爱心,多情,喜做善事,为他人成婚穿针引线的人物,人们习惯称之媒婆。乡村的媒婆要有一张会说的嘴。比如说“大女婿知道疼”,所以“要吃还是大鲤鱼,要寻还是大女婿”;有的说“媳妇大会过日子”,因而“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83271
    2012-11-18
  • 有人说,男女之间最重要的不是相爱,而是互相欣赏。一次隔壁的老太太来我家做客,无意间,和老太天聊到了老头的爱干净的话题。从老太太的言谈中,并没有觉得她有什么不满,反倒觉得她跟老头生活在一起很幸福。她说刚跟老头谈恋爱的时候,就发现老头有轻微的洁癖。两人结婚之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84905
    2012-11-18
  • 前不久,妈妈来我家时带来两双层底棉布鞋,层层叠叠的白色千层底,黑色灯芯绒面,舒适、软和、温暖。摩挲着这久违的布鞋,心中竟一阵颤动,好似玩艺术的无意中发现自己失散多年的作品。妈妈说:“知道你们早己不穿这种鞋了,嫌它土气,不好看。可是天冷了,晚上上网穿着它还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1/91851
    2012-11-17
  • 炫目的追光灯下,太多的繁华与荣耀。我为这瞬刻的感动不能自已。坐在台下光线昏暗的观众席上,繁华是与我无关的另一个璀璨世界。我虽身在这个空间里,我实不在这个空间里。早些年,对平凡的自己不甘不忿的早些年,我几乎是含着泪观望了一场又一场与我无关的繁华。忍着泪写下尚…[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96468
    2012-11-16
  • 晚饭后,女儿突然怯怯地问我:“你不是说给我买一个新玩具吗?什么时候买?”我一下子想起了前几天是这么答应过她,但当时也就是随口一说,很快就忘记了。没想到女儿居然念念不忘,她是个腼腆的孩子,想必她是每天都在期盼和失望中度过吧?现在终于忍不住要问个究竟了。其实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 1/94169
    2012-11-15
  • 这也许不应该是我所管的事情,但也是我们所有人应该管的事情。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和壮大,一些与之而来的产物也必然深入我们的生活,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必定流传几句流行语言,这就是传媒的伟大。这些东西不但影响了我们,现在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传媒中出现最…[浏览全文][赞一下]

  • 246938/90808
    2012-11-14
  • 说起玩具,想必在每个人的童年时代里,都会留下很多美好的记忆。对于孩子而言,玩具意味着快乐,而对于成年人来说,玩具则意味着对儿时的回忆。那时玩得最多的是冰棍棒和火柴皮。玩冰棍棒就是把冰棍棒撒在地板上,形成十字、交叉等形状,按约定的游戏规则,什么形状代表最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87793
    2012-11-14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在收割季节,农作物经过简单挑选后放在田地里或谷场上,晚上由社员们看管叫“看场”。负责看场的社员可以说是那时生产队的“保安”。开始时看场只派两个人,自从有一次两人商定好,一人往家里扛了一袋粮食,队长才决定派四个人看场,并在场边又搭…[浏览全文][赞一下]

  • 3/92839
    2012-11-13
  • 我们已经分开了一百天,你知道吗?我们在一起已经有六个一百天了。第一个一百天,你给我发了一封邮件,祝贺我们在一起一百天了。第二个一百天,你傻傻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第三个一百天,你亲了我一下,那是你第一次主动亲我。第四个一百天,你跟我说,你爱我。第五个一百…[浏览全文][赞一下]

  • 1/93517
    2012-11-12
  • 每逢春节期间,家乡就有舞草把龙的习俗。草把龙是用稻草扎制的一种龙灯的简称,跟布制的龙一样,也有龙头、龙身和龙尾。扎制草把龙灯,除了用稻草外,还有竹篾、木头和麻绳等材料。扎草把龙可是一门精细活,丝毫马虎不得,大都是由专门的手艺人来扎制。草把龙一般有7节至15…[浏览全文][赞一下]

  • 1/93443
    2012-11-12
  • 在我第二个的故乡湖北潜江,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外地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身着青色的迪卡中山装,穿一双带两排系鞋带的扣眼布鞋(当地人的布鞋是做一个系带,穿的时候用纽扣扣上),背上背一个用细篾条编制而成的精致小簸萝。在当地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外地来的篾匠。这些…[浏览全文][赞一下]

  • 0/93098
    2012-11-12
  • 在那缺粮少油的日子浸泡着的苦涩童年,我们村的小孩儿从内心深处巴望生产队天天杀牛,家里好分得半斤八两牛肉,打一次牙祭。耕牛是农民的宝贝,要杀头耕牛得有兽医的证明。有时兽医只是来给牛猪打防疫针,我听见兽医远远地吹牛角,立即屁颠屁颠往仓库跑,常常的空喜一场。现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1/98680
    2012-11-12
  • 理想在未实现之前叫空想幻想狂妄,空想幻想狂妄是花,理想是它结出的果。开学报名的第二天,初二某班的一位女生被她三婶带到学校找班主任报名读书。班主任不敢给她报名,就把她们带到接待室找领导。女生哭丧着脸,她三婶苦劝她要听话不要胡思乱想。女生仍然坚持不读书,她三婶…[浏览全文][赞一下]

  • 3/97933
    2012-11-12
  • 老师就像渡口的艄公,把一批批学生从此岸摆渡到彼岸,挥挥手道声再见,就各奔各的地方,各奔各的命运去。毕业联欢会结束了,我算是把这届学生彻底送上了岸。我回到办公室疲倦地坐在椅子上。这六月末的暑气蒸烤得人心情毛烘烘的难受。此时进来一个女生,手捧着一个东西到我跟前…[浏览全文][赞一下]

  • 12/99409
    2012-11-12
  • 虽是秋声已过,但是故乡如昔,我的梦依旧光洁明媚,伸手可触;我的心依旧纯净如初,日月可鉴;我的爱永远圣洁美好,不可亵渎。月是故乡明,秋是故乡浓,爱你无以复加,从未改变。——题记他们说,已经进入冬季了,可不是嘛,看看日历已经立冬多日了。树上的叶子已明显渐少,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97591
    2012-11-11
  • 一个秋日的午后,日光倾城,带上两个孩子漫步在郊外,阳光从斑驳的树叶中倾泻而下暖暖地吻在我的脸上,肩上,后背上,洒在两个孩子欢跑的脚尖上,脖颈上,鼻梁上。踩着满地落叶,伴着脚下窸窣的声响,看着两个孩子争着抢着踩对方的影子,心里豁然就敞亮了许多。也许生活就是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 14/98935
    2012-11-11
  • 秋风渐起,秋意渐浓,白落梅说,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情怀多半是悲秋伤春,忧郁低沉。在风雨飘摇的人世间,他们的心灵需要安然的依托,需要诗意的栖居,需要宁静的昄依。或寻志趣相投的友人交流思想、品茶悟道、切磋琴艺。而我既非文人亦非墨客,思想浅薄,琴艺不懂,茶道不精…[浏览全文][赞一下]

  • 4/98108
    2012-11-11
  • 十月一送寒衣在怀念先人的节日中,送寒衣节无疑是最伤感,最富人情味的。农历十月初一古人定为送寒衣节。初冬刚临,北方已飞起飘飘扬扬的雪花;南方虽然满目葱茏,但寒风也开始吹拂了。冬至,人们担心已逝的亲人在冥府中受冷,准备送去衣服御寒。故乡人很看重送寒衣节。在我看…[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