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圣殿变监狱1968年1月10日,紫贝井系旗派的最后一支武装力量-------东线撤离了紫贝县,紫贝地区成了联总派的一统天下。随后,联总派对各公社的井系旗派进行了围剿,许多来不及逃走的井系旗派红农会骨干人员都成了联总派的“战利品”。联总派在各公社都建…[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革命委员会好毛主席说:“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毛主席又说:“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的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权力机构的名称,叫革命委员会好。”这两句话…[浏览全文][赞一下]
七十五、东线战斗紫贝岭被联总派攻占一周以后,符开明的队伍转移到昌洒公社沿海的一个偏僻的村庄里。联总派指挥部探知了这一消息,便派出大批人马来剿围符开明的队伍。符开明对敌情了如指掌,他决心利用这个机会对联总派进行一次致命的打击,然后安安稳稳地离开紫贝县。他对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难忘的年代第二章第三节在三年自然灾荒的日子里-4一九六零年的秋天到了,自然灾害並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人民政府虽然想方设法改善人民生活,但是,仍然很难提高老伯姓的生活水平,只能按月按定量供应粮食,每人憑票供应的半斤猪肉和少许鸡蛋就是当时最难得的美食。扬…[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难忘的年代第二章第三节在三年自然灾荒的日子里-3我和周德勤在菜地里干完活后,慢步返回我家院坝,看着晨曦中洒下的一片金黄,菜地里的各种蔬菜张着嘻嘻的笑脸,心里面的快乐真是难以用笔墨来形容。为了犒劳我们的表现,妈妈给我们准备的早歺是红苕稀饭,镘头和自家做…[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难忘的年代第二章第三节在三年自然灾荒的日子里-21960年,高二上学期刚开学不久,同学们已经觉查到自然灾荒更趋严重的事实。学校领导还组织召开了“团结起来,战胜自然灾害”的动员大会,向全校师生员工讲述了当前气象状况异常,全国人民面临长年干旱,粮食减产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难忘的年代第二章第二节在三年自然灾荒的日子里-11959-1961年,我国大陆地区由于气侯条件异常,连续三年大面积干旱使农作物减产,各类付食品供应量相应减少,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难,重庆地区也不例外。在三年自然灾荒的日子里,我正在重庆七中上高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难忘的年代第二章第二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3时光在流云中缓缓逝去,记忆插上翅膀飞回到1982年。当时我还在交通部马鞍山港务管理局工作,历经了文革时期社会动乱和磨炼,逐渐走向成熟。我和秀实妻子是大学时相识相恋的年青人,1962年7月四川冶金学院折销…[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难忘的年代第二章第二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2这个别开生面的家庭讨论会开了很久,直到下午五点左右才结朿。在那个年代里,因为埋头炼钢几个月,平时没有时间看报纸,只知道58年5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毛主…[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难忘的年代第二章第二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1070万吨钢上天后不久,同学们都返回学校,在老师们的敎导下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老师们白天授课非常认真,晚上还要到班上来辅导同学们上晚自习,无论是讲授语文、代数、几何、政治主科的老师还是讲授物理、化学、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被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有的时候是老师讲的内容真的没有搞懂,唯恐被提问时所问非所答,让同学们耻笑;更多的时候是老师讲的内容听懂了,只是不愿意在大庭广众面前开口,万一要是答错了,害怕同学们会说,不懂装懂。总之一句话,都是面子作怪。本…[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难忘的年代第二章第一节在大炼钢铁的日子里-4庆祝大会结朿后学校宣布放假一天,第二天大清早,我和冬姐结伴返家,快到家门口时,一眼就看見爸爸在院垻旁的菜地上干活,辉世、辉天正拎着小木桶从污水沟里舀水浇地。我放下揹包后就去把爸爸换下来,过了一会儿,我又叫两…[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难忘的年代第二章第一节在大炼钢铁的日子里-3我和冬姐回家的第二天早上,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来到我家看望大家,他们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外公当时己经从长安机器厂退休了,长安厂的前生就是原国民政府所辖21兵工厂,1937年南京沦陷前昔,母亲张淑云…[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难忘的年代第二章第一节在大炼钢铁的日子里-2开学还没多久,学校领导组织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号召全校师生员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入到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中去。学生代表纷纷向党表忠心,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炼钢任务。炼钢运动初期,似乎一切都很正规,我们第七中学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难忘的年代第二章第一节在大炼钢铁的日子里-1一九五七年开学后,我还在溉澜溪十四中学初三102班念书,韩光老师担任班主任,他丰富渊博的专业学识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凤,始终是学生们学习的好榜样。五七年六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艳阳高照热浪滚滚,当我坐船至朝天门码…[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树正,惠阳永湖人,却与惠东结下不解之缘。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曾在惠东生活。17岁那年,他高考离开惠东。24年后的2001年,他从市体改委主任的位置上回到惠东任县委副书记。对于阔别已久的故土,黄树正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认同感,而面对惠东的境况,却又十分心酸…[浏览全文][赞一下]
九、“派烈士”能“不朽”吗4月5日,联总派也隆重地举行扫祭“烈士”的活动。下午,我们闲得无聊,便结伴到县城里去走走,也顺便看看联总派扫祭“烈士”墓的活动。因为我们早已得到消息,联总派也要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扫祭活动。下午四时左右,太阳的热量逐渐减弱,天气变得…[浏览全文][赞一下]
七十三、别了紫贝整个早上我们都在行军,途中我们来到一个小墟镇,它被蒙蒙的雨幕和茂密的橡胶林所包围,在群山之中依稀看见一些房屋,我原以为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后来进入墟内才知道它是琼山县一个颇具规模的小墟镇,名叫大坡墟。我们已经进入了京山县的腹地。鉴于整个队伍…[浏览全文][赞一下]
小放牛看过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电影里没出现一头牛,起这个名字,有点不知其妙,大概寓意是那班学生如散养的牛一般,不受拘束,吊儿郎当,不学无术,野性十足。电影写的是音乐家克莱门特到了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教师,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现状,用音乐打…[浏览全文][赞一下]
清早起来,去后院饲鸡,看到院子里的无花果树上唯一的一个果子熟了,我生怕被鸟儿啄食了,便摘了下来。其实,我家的其他果子熟了,大多都是留给鸟儿的,比如番石榴、芒果和枇杷。无花果树,我家只有两棵,一棵挂果,一棵没有。而挂果的一株也并不枝繁叶茂,很长时间才长出一个…[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