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412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我游冥冥
  • 李椿
  • 孤树
  • 芳草斜阳时
  • 混沌虚空
  • 君羽飞霐

康凌兜兜转转,路内又回到了路小路,回到了更早的路小路和他的同伴们。这些少男少女们暴躁、无聊、满身戾气,有着转瞬即逝的深情,这些深情带来的羞耻,和用于消解羞耻的刻意张扬与刻薄。他们生活在1990年代初的戴城,与《追随三部曲》中涉及的转型时期的创痛酷...

浏览全文 阅读(29504)

王春林正如同李商隐《锦瑟》既会是爱情诗,也是悼亡诗,更会被指认为是政治诗一样,面对着范迁的《锦瑟》,我们实际上也可以从“爱情”、“悼亡”以及政治这三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首先,是“爱情”,男主人公“他”,与珏儿、恽姐之间的情感纠葛,称得上缠绵悱恻。...

浏览全文 阅读(29423)
朱个的怀疑与叙事 2023-11-09 08:48

徯晗有时,我们在阅读一篇小说时,会感到又惊又喜,因为我们原本只是想读一篇小说,却发现了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那是更大的惊喜。反之,我们也许只看到一位作家。后者的面孔总是远大于他的作品。小说家朱个,无疑属于前者。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

浏览全文 阅读(29315)

朱婧每个作家都有其观世体物的方式,表现出不同的基调。作家的经验、技巧会随着时间、经历和处境而变化,但变中亦守常,自然而然形成,私密性和风格化的个人写作史遗存,这其中有作家的趣味和审美理想亦或隐或显安置在焉。张怡微的小说,以“知微”体察世界见长,我...

浏览全文 阅读(29279)

李伟长英国人约翰·伯格有多重身份,先是一个画家,不算很成功。继而是艺术批评家,这个身份倒让他闻名遐迩。画而不优则评,也是一种成功之道。他还写小说,不仅仅为了自娱自乐,小说《G》就获得了布克奖。基于该奖项向来的认真劲儿,说明小说质量肯定不坏。此外,...

浏览全文 阅读(29068)

顾奕俊一在谈论孙频的小说集《盐》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承认这样一个“新常态”:所谓“故事性”,在当下小说创作中已绝非首要之义。或许可以视为对照,生活在古典时代的小说读者之所以对“故事”心生迷恋,源自“故事”有效突破了大众群体受限制的经验边界与想象维度...

浏览全文 阅读(29040)

山尹一执念这些不同类别的叙述内核都是智性的,但叙述的表层却是小人物的日常反复通读斯继东的作品,我们会发现,斯继东的作品故事性不强,叙述却有一个鲜明的内核,这个内核有时候是人物的一个执念,比如《枪毙爱情》中卡卡的念头“胡皓摘掉眼镜后一定是个美人”;...

浏览全文 阅读(29035)

黄德海一1935年,二十三岁的金克木发表“开笔文”《为载道辩》,分析了“言志派”的特点,并以废名《莫须有先生传》为例来说明:“其一是毫无目的与意义。忽然而来,飘然而去,完全是自然流动,一点找不出什么固定的路线,因为它既无目的,自然不能有一定的道德...

浏览全文 阅读(29080)

昆鸟“也许只有一个神,”“他的名字叫偶然,他的祭司是人,那祭司唯一的牺牲必定是自己,他可怜而分裂的自己。”——《奥古斯都》《斯通纳》和《奥古斯都》都是大雅之作,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可大雅最难谈一读完《斯通纳》的时候,我有点抱怨约翰·威廉斯写得太干...

浏览全文 阅读(29102)

曹冬雪而在这一时期他关于文学的论述中,我们却见到了相反的情形,他向我们展示话语如何对秩序进行颠覆和僭越哲学家福柯在1960年代曾一度醉心于文学,发表了各种关于作家、作品、写作、语言的看法,可以说,1960年代是福柯的“文学时期”。这也并不奇怪,在...

浏览全文 阅读(2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