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嘉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政治就凌驾于社会之上,直接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许多明智之士对政治敬而远之,隐身山林。但亦有崇尚理性力量的人们,始终孜孜以求那至善的目标: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政治形式。在数学家刚刚发现勾股定理的时候,哲人就已系统研究什么是...
郭于华从美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威廉·托马斯(WilliamThomas)的著作中,我们获知了“不适应的少女”这一概念(威廉·托马斯,《不适应的少女》,山东人民,一九八八年版),它指的是通常处于青春期的,由于家庭、社区或特殊事件的不良影响而导致...
潘植卿《读书》一九九六年九期末页陈四益作《唐诗别解·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文后说:“鲁迅诗曰:‘能言鹦鹉毒于蛇……”。查此诗非迅翁所作,是瞿秋白作的《王道诗话》诗四首中最后一首的诗句,全诗如下:“能言鹦鹉毒于蛇,滴水微功漫自夸。好向侯...
卢敦基循吏是奉公守法的官吏,说白了就是好官。司马迁先作《循吏列传》,后世因之,代有循吏传。一个真正的好官,其受百姓钦敬的程度甚至使人羡慕。如汉武帝时的名臣倪宽,任左内史时,收税看百姓的情形而决定时间的急缓,所以许多税常常拖着。有一次,军队要出征,...
黄健荣目下国内正厉行反腐倡廉,惩治腐败。此乃顺应民心,扫除时弊之举,人皆称善。众所周知,腐败之风的主要表现之一便是行贿受贿。这样的行贿受贿都是物化的形式,即与钱、物、色相联系。忧国忧民之士,无不对此深恶痛绝。然而,国人注意到以物质为载体的贿赂,却...
谭立铸汉语言与基督信仰的接触,可追溯至唐贞观九年(公元六三五年)景教(Nestorianisme)的传入。太宗皇帝看了景教的汉语经文后,龙颜颇悦,下了一道诏谕说:“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译其要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主要。词无繁说...
郑永流当选定本文的这个主题时,不禁又记起了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开篇中给读者讲述的他初次出国时,如同万千出远门的人都要经历的一幕:临行前,他奶妈偷偷地将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到了他的行李箱底下,并避开人群对他说,假如在外水土不服,老是想家的话...
李洪岩海南出版社的《辜鸿铭文集》(下册)收辜氏《义利辨》一文,译者注:“此文乃是辜鸿铭自己对他以英文写作的《是义还是利》一文的翻译。”实则,此文译者乃辜之得意弟子李季。李季,字懋猷,湖南平江人,北京大学学生,中共早期党员,所著《我的生平》(上海亚...
卞悟何清涟君的《现代化的陷阱》书稿我曾有先睹之快,并受她之托写过卷首的《导读》。虽然在该书大陆版中这篇文字未能面世,但主要内容已另成文发表。我的一些基本感想皆在其中,这里就不复赘言。讲点别的吧。第一要讲的是,我觉得何书可贵之处在于它谈的是“真问题...
盛宇明中华文明落后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对中华文化的反思已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个悠久话题。比如已故王小波在《智慧与国学》一文(《读书》一九九五年第十一期)中把中华文化比喻为弱智文化。而《读书》一九九六年第七期刊登的盛洪的《为什么要容忍异教徒》一文是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