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927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新雷第一声
  • 九满
  • 谷一
  • 木华
  • 祁德民
  • 混沌虚空
不朽的荒唐可笑 2023-11-09 08:48

小沙人最难面对的往往是自己,因此有“人贵有自知之明”的古训。人类最难面对的是生活和梦想的毫无意义,因此发明了艺术,宗教,民主政治和乌托邦,用真善美的幻觉自我欺骗。自欺乃是出于需要,软弱的灵魂需要谎言的安慰,易腐的肉体需要不朽的精神,渺小的人类需要...

浏览全文 阅读(23005)
语词的位置 2023-11-09 08:48

朱怀江读罢雷颐先生《背景与错位》(《读书》一九九五年第四期)一文,获益匪浅,因为中国的先锋雄鹰们往往立身于本土高山呈现出飞向西方现代神殿的意念和姿态,而使他们过多地失去了“哲学—文化”的家园感。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能否转变成“身在曹营心在曹”的...

浏览全文 阅读(22944)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 2023-11-09 08:48

孟凡茂提起清华大学,恐怕无人不知;提到梅贻琦,知道的人就有限了。但是,清华从一个留美预备学校发展成名牌大学,梅贻琦先生的功绩是不可估量的。不仅对清华大学,对我国现代教育的贡献也是永标史册的。梅贻琦,字月涵,一八八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诞生于天津,一九...

浏览全文 阅读(22948)
诗与实 2023-11-09 08:48

荀铁军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诗不可逾实。举白居易《长恨歌》为例。《长恨歌》有云:“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沈指正说:“峨嵋在嘉州,与幸蜀路全无交涉。”范温在《潜溪诗眼》中亦指出《长恨歌》用事之误,说:“明皇幸蜀,不行峨眉山也。当改云剑...

浏览全文 阅读(22968)

柯小刚悸动的雪莱与冷静的陆建德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诗者以生命来吟以热血来谱;评诗者纵然深入骨髓地理解诗人,然而只是冷冷的理解而已。理而解之,诗魂安寄?其实雪莱并非不理解自己。除非真正的精神病人,每个人其实都是理性的清醒的冷静的人,然而诗人宁愿让生命...

浏览全文 阅读(22957)

萧瑟与大师们同在的岁月(之一)鲁道夫·瓦格纳(RudolfG.Wagner,一九四一——)博士,德国著名汉学家,一九九三年度莱布尼兹奖金获得者,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院士;现任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兼任欧洲汉学学会总秘书长。迄今为止,瓦格纳教授...

浏览全文 阅读(22976)
传道与论道 2023-11-09 08:48

王生平金岳霖先生在《中国哲学》一文曾指出,中国哲学家基本上是哲学和政治统一的,“属于苏格拉底、柏拉图那一类”。可是现代人的分工,却造就了“超脱研究对象”的“职业哲学家”。后一种哲学家在中国是新生代,改用现代话是“为哲学而哲学”或“为学术而学术”:...

浏览全文 阅读(23009)
荒谬、整合和契合 2023-11-09 08:48

周翼虎一个老人说:“我经过四十年的奋斗,已经官高俸足,孩子们也漂亮有教养,生活优裕,我感到满足,在满足的同时,我自由了。”当人们问起他对死亡的看法时,他说:“死?我不想死,我还想活下去,也许生活对我还会有机遇。”一个美丽的中年妇女在青年时期度过一...

浏览全文 阅读(22972)

李伯重现代中国史学的永恒主题和中国史家的执着信念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我国史学工作者着力最多、争议最久的重要问题之一。早在现代中国史学创立之初,这个问题就已被提出。尔后对此问题展开的讨论和论争,至今已延续了大半个世纪,尽管近来讨论热度有所下降,但仍...

浏览全文 阅读(22975)
对影成三人 2023-11-09 08:48

尤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影,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突然想饮酒了,于是寻一处花荫坐下来。正是感秋时节,凉风习习,月...

浏览全文 阅读(22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