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928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新雷第一声
  • 九满
  • 谷一
  • 木华
  • 祁德民
  • 混沌虚空
沉没的历史风景线 2023-11-09 08:48

梁江《千秋家国梦》的庞大篇幅,讲述的只是广州高第街一个许姓家族的沉浮起落。从乾隆年间许氏先人定居高第街崛起之后,近百年来,这个家族先后出现了领导广州人民抗英斗争的英雄许祥光、官至浙江巡抚被誉为“许青天”的许应(许广平的爷爷)、官至礼部尚书与闽浙总...

浏览全文 阅读(22872)

东来一九八九年十一月象征东西方冷战的柏林墙倒了。一九九一年十二月超级大国苏联没了。面对这眼花缭乱的巨变,一位美国的“克里姆林宫学”专家痛苦地承认:“错了,我们全错了”。的确,这实在是莫大的讽刺,近半个世纪来美国政府和财团耗资几十亿美元、美国学界经...

浏览全文 阅读(22802)
漫漫丝路接天涯 2023-11-09 08:48

朱玉麒冯其庸先生花十年心血,四次深入亚洲腹地,走遍了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的全程,以敏锐的感悟、丰厚的文化素养与精湛的摄影技术,为中国的大西部文明传神写照,结晶为这一部融摄影、游记、诗歌于一体的《瀚海劫尘》。在《瀚海劫尘》中,作者从人文与自然景观两个方...

浏览全文 阅读(22863)

程麻《读书》一九九六年第五期上有戴燕的文章《中国人怎样说话》,其中说日本的中国学家竹内实曾在《中国文学》第七十三号上刊登《支那学的将来》一文,批评仓石武四郎关于“建立以现代中国语为基础的学问体制”的观点。近日竹内实先生来信说,那里提到的“竹内实”...

浏览全文 阅读(22867)
欣赏胜过拥有 2023-11-09 08:48

高希均每一个人都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向往不同的拥有。如果有智慧(或者能够阿Q),也就可用不同的欣赏来弥补:(1)没有书法家的才华,买一本帖来欣赏,不等于拥有了吗?(2)所住的公寓没有绿地,走到公园不就拥有了大自然了吗?(3)自己买不起名画,到故宫...

浏览全文 阅读(22872)

刘禾过去二十多年里,西方学界受到越来越多外来因素的冲击,这些冲击给它的学术思想、理论思潮和学科发展造成了空前的转型,使得西方已经不那么“西方”。即使英语本身,也显得没有那么纯粹了,且看全球电脑联网theInternet上那些五花八门的英文,还有遍...

浏览全文 阅读(22853)

薛原《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七期“文事近录”栏摘录了台湾《远见》杂志上许靖华对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的质疑,因我刚读完许靖华的《大灭绝》,读到这则摘录,仿佛感到了一种回应,欣喜之余,引起许多关于许靖华的联想,尤其是他对达尔文主义的质疑和批评。许靖华,一九二...

浏览全文 阅读(22848)

人类中心主义一九九五年第一期《哲学研究》分别发表叶平等的论文,讨论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从西方传入我国理论界后,引起震荡。叶平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一文中,专门介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观念。他以美国植物学家墨迪(W.H.Mu...

浏览全文 阅读(22890)
关于文体 2023-11-09 08:48

有位远在英伦的朋友给编者写信说,她喜欢的是《读书》的文体:流畅的汉语,谈话的方式,尤其是摆脱了注释。其实,《读书》的文章并不都是“流畅的”,也没有全然摆脱注释,只是文体上不是学术论文而更接近于中国的所谓“文章”罢了。近代以来,文体的变化和新概念的...

浏览全文 阅读(22843)
我只说几句 2023-11-09 08:48

苏振华读罢一九九六年《读书》第三期刊登的刘绪贻先生撰写的《法治和“自我约束”》一文,颇有感触,既然刘先生号召大家对他所提出的问题(见《法》文文尾)进行研讨,便想接着刘先生“欲说还休”的话题说下去,但告诫自己不可多说,只说几句就打住。美国是一个自我...

浏览全文 阅读(22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