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其拉谈到天下大势,国人最高的智慧大概是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既然这样,在分或者合的形势不可避免时,如何分,如何合,才是问题的关键。对此我们好象也有充满智慧的说法,比方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些地方的有些人还可以把这样的意思表述为“你做初...
叶凯蒂近几年来,前东德的作家们无论是在出版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不及柏林墙倒之前。表面上原因很简单,社会政治制度的迅速更变,无论是东德的作家或东德公民都有一种不得不再认识自己、再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在新的经验与新的角色还没有深入到被人们理解与接...
阮炜何晓阳若要给“脑机相接”下个定义,不妨说它指人脑的自然思维能力与人造思维或类思维能力不经中介的结合,用以提高人脑或脑机的思维能力。它是人的脑神经系统与人造思维或类思维装置的直接衔接,不同于人的自然思维能力通过触觉器官或发声器官而实现的与人造思...
鲁文偶阅鲁迅先生的书,总觉得他笔下的众生相仍活在当世。这里兹录一则,是《论辩的灵魂》:今年又到黑市去,又买得一张符,也是“鬼画符”。……今谨摘录数条,以公同好——“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就是洋奴,人格破产!受人格破产的洋奴崇拜的洋书,其价值...
林泠一九三九年初的冬天,二十世纪的文学巨人、也是“众猫之王”的叶芝(W.B.Yeats),终于接受了命运的邀请,在法国南部的乡间作了“泥土的贵宾”——这是奥登(W.H.Auden)写在一首挽歌中沉郁的悼辞。叶芝逝世之后,西欧的文学界有短暂的静寂,...
李绍明你会以为,我们这样,有着电视、空调、青霉素和DNA重组,甚至还有信息高速公路的社会,是没有神话和咒符的地位了。算命瞎子和阴阳先生的回归让政府和知识界百思不解;周易风水学和计算机“科学算命”受到科学圈里和圈外人士的大张挞伐。这些情况,从一个方...
刘云白篆刻成为文人追求精神解脱的艺术,起自于宋元,普遍于明清。印论之撒播,尤在明中叶以后,理论与实践几乎是各行其是。一些谈方法的专家浸沉于文字之中,流连徘徊于技法、史学之间;后世之印论,自足于已成,缺乏“接着说”或“换着说”的开疆辟宇者,便一直未...
朱万曙读懂徐渭很需要“文心”。这不仅因为徐渭本是个文人,更在于他是一位有着特殊人格与文格的奇人。无论是为人为事为文,还是为曲为诗为画,徐渭从里到外都透射着一股奇特的光彩与神韵。因此,要将徐渭读得清楚明白,固然少不了对资料的征引援据,更需要有那么一...
葛佳渊罗厚立季羡林先生最近在“漫谈东西文化”(《中华文化论坛》一九九四年一期)时,提出了以汉语为表现形式的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及相关的释读汉文的方法。季先生以为:“中国的汉语表露中国的‘心,表露中国的文化。”与西方语言比较,汉语的特点是“没有形态变化...
贺宏亮题目是章衣萍《古庙集》前小序的首句。开卷即可见到,印象极深。衣萍安徽绩溪人,曾负笈英伦,居于北平,后迁上海,任暨南大学教授。与彼时学界诸人均有交往。也许他与周作人的过从甚密。小序里说这本集子“承苦雨斋中岂明大师之助,始克有成。”集子一九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