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1平常听到“做学问”的说法,有点不以为然。这个词有点像时下另一个很时髦的舶来词:“做爱”或者“造爱”——似乎爱是做(make)出来的,只是一种技术和手段,可以在实用手册中被设计被规定被训练指导,只要操作得法,也可以做出仿纯真仿潇洒的成色,做...
屈长江读何怀宏新著《良心论》,觉得它在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问题方面的探索颇有启发。“与其唾而弃之,不如择而用之”,是《良心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上的基本态度。作者从中国传统伦理中择取了“恻隐、仁爱、诚信、忠恕、敬义、明理、...
吴迅达胡渐逵《古籍整理释例》于古籍整理中精选近二百个实例,从校、点、注、译诸方面作细致的分析,匡谬纠误,多有可资借鉴。书的校勘部分共八十一例,指出今人误校之由,或不明变文避复,或不识古文字,或不知同义复词,或不懂通假,或不明所本,或不通避讳,或不...
陈汉书钱钟书,字默存。钟书,即钟情于书,可见杨绛《将饮茶·记钱钟书与》。“默存”两字见《列子·周穆王》,周穆王神游帝居(天阙)而形处宫室之内,“左右(只见其形而不知其神,所以)曰:‘王默存耳。”——读书也如此,杨绛喻读书为隐身的串门,足不出户而可...
凡木今体诗难作,而绝句为最难。或五言、或七言,仅四句,正如吴道子画简笔山水、人物,非功夫熟透,不易传神。以柳子厚之才与学,写出“渔翁夜傍西崖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此佳唱也。然意有未出。下添两句,又觉太多。千古只能存此...
劳柯郑孝胥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记事:“梅笙又以电话来,云即行。与大七同至火车站送之,遇徐申如及其子子木。”(一九二三年三月八日)这里“子木”两字,最易从眼底滑过。他是谁?恐怕难得会有人想起要来加以考证吧。那就当从徐申如说起了。徐申如其人,在东南耆绅中...
畹青读王振忠《斜阳残照徽州梦》一文,所得颇多,唯文中引述《儒林外史》中描绘徽商家中陈设前称牛玉圃和牛浦为“徽州文人”其实有误。王先生误信二牛鬼话,未识文木老人用心,今特拈出就教:《外史》点明牛浦为芜湖街上一小毛贼,但颇有贼智,他在船上撞见牛玉圃,...
刘懋畴纵观历史,知识分子最没有用,但也最有用。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依附于统治阶级而生活,从未有过独立的人格,所以是最没有用的。但知识分子的笔头、嘴巴厉害,能够唤起民众,能够大造舆论,能够撕开禽兽的皮,如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
缪军荣一九九四年《读书》第六期上谭立铸君发表了很有见地的大作《大隐隐于市》。在这样一个神圣价值日渐失落的时代,作为个体的我们至少可以否定当下的价值,超越生活近便之处使人日渐下沉的东西,追忆过去曾经有过的神圣,命运地期望未来,使心灵的境界得以提升。...
没去过也许是夹雾夹雨的伦敦,只隔了海,听恺蒂漫话英伦。朦胧没因此变得清晰,却肯定了那儿是夹雾夹雨:《笨拙》死了,《画室》在书库一角尘封;蓝色电影诗人逝于《蓝色》之后,拉金的日记投入粉碎机中……当然也有阳光灿烂,那是夏日里一年一度的古书市:艳阳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