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有〔眉批〕云:“……深得《金瓶》壶奥”,所见是极。与《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西门庆大哭李瓶儿”同,“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文字亦花团锦簇一般。此等文字,最是难写,而二书一笔写去,“如千人...
白露对《读书》九月份“文化研究与文化空间”讨论会的记录与感想初回北京的几天里,最触目惊心的不是人的改变,而是环境的改变,尤其是繁华的闹市区的面貌的改变。我们家就住在这样一个闹市区的一幢高楼里。既非胡同又非大杂院,我们一直以为周围的环境没有什么继续...
张久兴读《读书》一九九三年第一期中的雷颐的文章《文人还会被尊敬吗》和丁聪老先生的漫画,便稍有感慨郁积于心。我非文人,略识几字而已,不幸而为人师。师者,穷也,不知为何竟有了文人的悲哀,为己乎?为为师者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定然有中国的特色了。特...
杨玉熹陈寅恪曾有“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的诗句。有人猜测为“这不自由是不是由于他需要的自由空间太大而惹出来的一种局促感呢?”更有人从文人议政、述学、文化批判的三条路径一一论证,得出“最是文人有自由”的结论。(《读书》一九九三年第八期,吕...
哲人小语我与他卡林·瓦尔特编陆世澄等译14.80元向死而生贝克勒等编张念东等译12.80元人与自然狄特富尔特等编周美琪译殷叙彝校12.80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广告...
顷阅《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二期130页朱新华短文:《后事岂可作“今典”》。此文不同意汪荣祖《陈寅恪评传》讲陈老《吕步舒》诗为一九五八年厚今薄古运动中受个别学生攻击后所作。对这个争议我没有意见。现在要说的问题是汪先生的根据是一九五八年“寅恪某及门弟子...
易原符《读书》一九九三年第五期,发表了《最是文人不自由》一文,说的是纠缠于陈寅恪身上的数重悲剧。时隔两月,收到《读书》第八期时,入目即见封面要目列有《最是文人有自由》一题。想来这是和“不自由”唱对台戏的文章,当即以先睹为快的心情,读了《有自由》一...
黄柯读书及读《读书》后,忽有感触,归纳几条,以自律之,并就正于《读书》。若蒙批评,不胜荣幸。一、不读诗歌(古诗除外),以免自寻烦恼。二、切勿轻信名人传记、回忆录之类。此类作品大都尚未经过“考据学”的检测。三、少读那些各种各样的“获奖作品”,因为你...
王居恭《读书》一九九四年第八期,封面上印有《何以寻求大智慧》的标题,笔者误认为是谈佛学的文章,因为大智慧即是“般若”。及至翻开本文,才知是谈股市问题。不过股市的学问和佛学结构,倒可以比拟一下。大智慧何处去寻?笔者认为可从现实的股市经济内在规律中去...
马成化中国文人中,“从政”仍葆“中国文人”本色者,无一不成为悲剧的主角。三闾大夫屈原是领衔人,司马迁的从政更可悲,“史官”,不知是几品,那悲惨的遭际,可让千古扼腕!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史上的双星座,一个病死旅途,一个饿死小船。豪气千云霄的壮歌《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