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jaminRead张承志在《真正的人是X》(载《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九期)里呼吁中国人了解马尔克姆·X这位美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人物,我只能表示赞同。下面冒昧提出本人的意见。作者说:“中国人也许没有感到西方对人的歧视有多么严重”,我觉得很对。美国...
宋进关于红军长征,众所周知的是爬雪山、过草地、挖野菜、煮皮带和吃树皮这一面。近读七十余万字的《谢觉哉文集》(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其中有谢老在各个时期有关长征的回忆,特别是其中一九五七年的一次讲话录,他说:“有人喜欢说爬雪山、过草地、挖野菜、...
戴新生文章的题目是来自《读书》第八期何兆武《天赋人权和人赋人权》中的第三部分。作者通过对天赋人权和人赋人权的比较分析,在第三部分提出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即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历史的和非历史的。接着作者认为:寻求事实要用历史的思维方式,寻求真理...
先刚托近来音乐文化蓬勃复兴的宏福,连《读书》这样的素以高雅著称的杂志也在今年第七、八两期上连连刊出李皖的两篇讨论流行通俗音乐的文章。尤其是第二篇,作者对于商业和“艺术”之间的“两难”,是很发了一通感慨的。不过,唯一使我诧异的倒是,李君居然当真了,...
白菘《光明日报》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四日“文物与考古”版载《何谓史和史书》一文,谓两汉三国史传中所说的“善史书”,就是善写草书的意思。用来印证的,是《后汉书》、《三国志》中的文字。不过西汉是否也如此?联系“善史书”出现在《汉书》中的上下文——如《贡...
顾维桢读董乐山《东方主义大合唱?》(刊《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五期),颇有同感。有诗为记:朋友们说噩梦,荒唐难信,却又那么真实,那么熟悉。浪来不由人,浪去有余悸。不如忘记,不如忘记。啊,朋友:这梦有它的夙因,浪潮经水滴默认。若要今宵睡恬,且洗君心吾心...
晏燕贵州人民出版社《左传全译》第469页(文公十八年):“宣公长,而属诸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不可。仲见于齐侯而请之。”译文将末句译作:“叔仲进见齐惠公请求不要立宣公为君。”按原文“仲”,谓襄仲。应作“襄仲进见齐惠公请求立宣公为君。”(中华书局版...
“东方主义”与民族主义《战略与管理》一九九四年第四期发表《北京青年报》张天蔚对汪晖的采访,请其发表对“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国内热门话题的问题。汪晖认为,在谈及这些问题前,首先要弄清语境。萨伊德、史皮瓦克等是在一个大的西方文化内部,从一个“少...
崔海峰在我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设有自然常识、地理、美育等课程,这些课程的通病是:缺乏旨在提高环境意识的教育。地理课本单向地告诉学生: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历史课本单向地告诉学生: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语文》课本单向地告诉学生:中国山青...
凯蒂伦敦老城虽已不是当年的繁华世道,但古旧破落中仍有几分别处难寻的情味,特别是那些窄街深巷中的旧书店、旧书摊,老藤缠墙,积尘满屋,幽光中几位老人倦说旧事,寒酸中自有风韵。在漫漫冬夜后,春花开着,树影绿着,一到六月,沉寂的古旧书屋的书香便迷漫在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