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虎林“同谷体”论略温虎林“同谷体”即“同谷七歌”体,“同谷七歌”是杜甫诗歌中关注度最高的一组诗,因其体制的独特与强烈的抒情效果,备受后世诗人青睐,仿体作品不断涌现,“同谷体”成了文学史上抒发社会动荡与人生不幸的有效诗体。杜甫同谷七歌同谷体“同谷...
谷曙光俞凡天宝六载:杜诗嬗变的关节点(上)谷曙光俞凡历来谈论杜甫诗风诗旨,最多的便是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然而考察其早年诗作,并非向来如此。在杜甫一生的诗歌创作中,诗风是不断嬗变的,变是常态。杜诗之所以形成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原因...
王飞荔枝道与杜甫荔枝诗王飞蜀道,在古代是连通秦地和蜀地的道路。荔枝道乃是蜀道的一条支线,因为杨贵妃送荔枝之道的传说而得名。杜甫《病橘》《宴戎州杨使君东楼》等诗作提及荔枝,杜甫还曾经过泸戎地方并品尝过当地荔枝,《解闷十二首》用到四首诗的篇幅专谈荔枝...
沈文凡论杜甫诗歌的生命厚度沈文凡杜甫其人,少承家世修养,后又历尽沧桑,终得以酝酿出一颗深厚博大的天才慧心。他的作品则因继承深,功力厚,含蕴广,变化多,而表现为情感承载笃挚,结构安排巧妙,意象感发高远。尤其是他诗中所体现的“大庇精神”以及“闻”的人...
刘明华杜甫研究与地方文化建设的意义①刘明华这次大会,我提交了一篇文章《现代学制文学教育中的杜甫形象》,大家可以看看,这里就不照着念了。这次我是想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谈杜甫的形象。文章写得较长,两万多字,里面使用了我这些年主持的国家语委重大项目里的一...
张志烈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开幕辞张志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老中青朋友们:今天,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在这美丽的北国名城长春市召开了!我谨代表四川省...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霍巍教授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作“博物馆与公众生活”学术讲座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2016年10月2日上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文化名人进草堂”系列学术讲座“博物馆与公众生活”在杜甫草堂仰止堂开讲。主讲人为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四川大学...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莫砺锋教授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作“诗圣杜甫”学术讲座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2016年9月10日下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文化名人进草堂”系列学术讲座“诗圣杜甫”在仰止堂开讲。主讲人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杜甫学会副会长、《杜甫研...
(朝国)刘婧朝鲜后期诗坛对唐宋诗学的宗尚——以金正喜的《精华选存》为例(朝国)刘婧朝鲜文人金正喜编选的《精华选存》收录了清人王渔洋、田雯以及宋代词家的诗词作品。从这部选本所录诗词的內容、文献来源和选诗特征可以反映出金正喜对唐宋诗学的宗尚态度。金正...
彭燕论《诗经》祭祀活动中女子的地位和作用彭燕远古宗教祭祀活动中,女子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根本目的是祈祷人类的增殖繁衍和庄稼丰产。进入文明社会后,两种丰产仍然是上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的最大愿望。因女子特殊神奇的生理功能,女子参与宗教祭祀这一古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