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邕江风雨9一九六七年七、八月份,毛主席与斯渃谈话时说:“两个月不行了,天下大乱了。”整个中国处在武斗的战火中,因此,广西的协议虽然可以缓和一下冲突,但更大规模的内乱即将开始。两派看到全国都纷纷火拼,广西能做世外桃源?于是表面上口口声声遵守协议,而实际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八、邕江风雨8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五日,南宁市郊区联指头头召开会议,决定组织农民进城支援联指攻打四、二二据点。六月十六日,郊区联指农民进城,围攻四、二二的航运工总、文艺干校等据点,叁加武斗的联指人员达两千多人,其中有红色公安、一摸三楸与农民六百多人。航运工总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七、邕江风雨7南宁一中事件,仅仅是广西两大派武斗的开端。一中事件后,两大派的对立情绪更加高涨。由此,泠兵器的武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六月十五日,首都红代会清华井岗山、北航红旗、北师大井岗山赴邕调查组发表【就南宁一中六、一三事件,告全市人民书】。文中写道:“--…[浏览全文][赞一下]
六、邕江风雨6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一日,南宁一中指点江山红卫兵三十多人突然回校,并占据军训团的办公室【学校阅览室】,作为自己的办公室。六月十三日上午,指点江山红卫兵【四、二二派】宣布自己在校内搞军训,四、二二红卫兵广西大学革联有十八名学生进校“指导军训”。这六…[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1030日,这个11月份的最后一天,天气象往常一样的阴冷,一样的濛濛细雨。早上,兵团总部通知驻校分队到县城参加游行。这是一次小规模的游行,我们除了留下两位同学看守图书馆大楼外,其余的同学都冒雨下县城去了。不久,游行完毕,我们陆陆续续地赶回学校去。途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9自十一月下旬起,气候骤然变化,整天彤云密布,云层越来越厚,接着,小雨密一阵疏一阵地下起来,令人厌烦的冬季雨来临了。紫贝县文化大革命的形势也跟变化了的气候一样,正朝着另一个高潮发展,令人担忧的武斗风声一天比一天地吃紧起来。头痛、发热、难以忍受。我患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8连日来,我忙得要命,日记本懒得打开,我根本没有时间也没心情去记那些日记了。紫城大武斗后,我撤下县城,日记本也丢掉了,从此,几年来养成的写日记的习惯也就跟我无缘了。县城秘密会议之后,我成了井冈山兵团别动队的一名队员。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我的命运将会怎…[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7八月是滨海岛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每当骄阳高挂,整座县城便如同一座火炉,高温四溢,酷热难耐。我的主要工作是专事大字报,早上抄写大字报,中午便拿去张贴。一出门,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大字报一贴,浆糊马上就干了,大字报一张压着一张,在烈日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岭贝岭65月下旬,紫贝驻军再次对各学校实行军训。海军四四一一部队派出副参谋长林照攀为团长的军训团进驻紫贝中学。紫中井岗山由于在“平反”问题上同军训团发生过摩檫,认为军训团支持联派,不支持井岗山,有亲一派疏一派的倾向,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我们不但没有和联委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五、邕江风雨5一九六七年五月份,两派在广西日报社大战以后,广西的文革就进入了武斗阶段。两派以怕自己的总部被对方攻击为由,开始在自己的据点里构筑工事,一些街道也堵起了障碍物,形势越来越紧张。晚上,平时非常热闹的朝阳广场上人影稀少,百货大楼旁边的造反楼上放置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四、邕江风雨4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联指到广西日报社赶走了冲击军管报社的四、二二。但到了二十七日,四、二二又回来占领了报社,并发表了夺权宣言,不仅给毛主席发了致敬电,还连篇累版地批判军管广西日报社的所谓“罪行”。这种与军区当局相对抗的行径,军区大为恼火,…[浏览全文][赞一下]
三、邕江风雨3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七日下午,广西四、二二派部分组织冲入广西日报社,强占报社大楼。报社军管小组发表【严正声明】,指出冲击军管是违犯了中央军委八条命令的尊严,破坏了军管的规定,要求冲击的群众必须立即撤离报社。五月二日,在中央文革电报的敦促下,广西…[浏览全文][赞一下]
二、邕江风雨2由于军区的介入,造成了造反派组织的内乱,造反大军瓦解了。桂林老多、八八战斗兵团、华东工学院驻邕联络站、上海同济大学东方红、广西一司等组织不同意砸烂工总的作法,造反派由此分裂,一些组织退出了广西日报社。广西地处抗美援越前线。为了稳定广西的大局,…[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邕江风雨1一九六七年一月,在张春桥、姚文元的策划下,以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一举夺了上海市委、市人委的大权,史称“一月风暴”。此后,各地纷纷仿效,全国性的大动乱开始了。一月七日,广西日报社的造反派和外面的造反派组织一起,夺了广西日报社的权。一月十五日,以广…[浏览全文][赞一下]
四、云遮雾障4三月六日,总政电话通知刘贤权、张江霖去北京,当然是全付武装押送的。三月八日,他们到了北京,住在京西宾馆,由于并没有说明来干什么,刘贤权、张江霖被蒙在鼓里,揣测不安地度过了十几天。三月二十四日晚九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安微厅召集紧急会议,兰州军…[浏览全文][赞一下]
三、云遮雾障3一九六七年一月十二日,青海八一八、青海日报社革命职工造反司令部等二十七个造反派组织在首都三司和北航红旗赴西宁支队的支持下,夺了报社的权。十六日,青海日报社被八一八接管。二月八日,赵永夫准备对青海日报社实行军管,但青海省军区党委两次开会都没有通…[浏览全文][赞一下]
二、云遮雾障2文革初期,这个不到三百万人口的青海省斗争异常激烈。在西宁地区,围绕着倒省委第一书记杨植霖、保省长王昭和保杨倒王的斗争,使西宁的群众组织分成了捍卫队和八一八两大派,对立情绪非常大。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三日,毛泽东发出“人民解放军应当支持左派群众”…[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云遮雾障1在文革中,凡是经历过的人,都可能有一段铭心刻骨的经历。刘贤权将军,在文革中,也有惊心动魄的一幕。刘贤权,江西省吉安县人,一九一四年出生。他七岁时上了两年的私孰,当了一年多的少先队长,十五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三零年十月,刘贤权叁加了红军,…[浏览全文][赞一下]
灾星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黄兆其带头造反,大乱云南,成了云南文革一颗耀眼的灾星。黄兆其,生于一九四三年,文革前考进云南省昆明工学院。文革爆发后,他发起组织了昆明工学院井岗山八、二三战斗团,成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井岗山八、二三战斗团与毛泽东主义炮兵团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乌江水寒文革期间,贵阳的造反派组织红卫军的势力是最大的,号称有成员八十万,控制这贵阳乃至整个贵州,但红卫军也是个短命的造反派组织,从成立到被取缔仅仅存在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红卫军的头头李铁乃成了贵州省的风云人物,在贵阳家喻户晓,掌控着贵州省文化大革命初…[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