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贝岭58当东南线准备攻取清澜墟的时候,县城井系旗派悲剧式的结局终于到来了。30日下午,联总派攻占了紫贝岭后,继续调动大批人马,紧缩了对退守在文南街一带的井系旗派的包围圈,准备第二天天亮后动手,最后把县城的井系旗派一网打尽。联总派在30日白天旋风般的攻势,…[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57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澜墟是海南岛东部重要的港口城镇,这里水深港阔,水陆路交通非常便利,国家很多物资从大陆用船运到清澜港,再由清澜分发到滨海各地。我虽然是东郊人,但到东郊墟去的次数就比不上到清澜墟去的次数多,因为清澜墟是我们到县城去的必经之道。…[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56正当紫贝岭即将被攻破,县城井系旗派到了最危急关头的时刻,在城外的东南线指挥部里却置之度外,无所作为。尽管恶耗一个接着一个传来,但头头们却不敢把真相告诉给井系旗派的一般群众。东南线的驻地就在县城的旁边,但对紫贝岭的战况,了解甚少。整整一天,除了几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55夜幕降临了。紫城镇上空火光闪闪,枪炮声震耳欲聋,黑夜并没有使战斗减弱,反而更加激烈起来。联总派不但在紫贝河一带,而且也在人民广场、人武部军火库一带发动了强攻。联总派集中了所有的炮火猛轰紫贝岭。紫贝岭上,炮弹呼啸,弹片横飞。几颗火箭弹拖着绿色的尾巴…[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54漆黑的夜。在圣殿这栋庞大的建筑群里,灯光暗淡,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睡梦中去。当然,那些岗哨都有意安排在黑暗的角落里,你就是睁大眼睛也很难把他们找出来。在圣殿的尽头,一间大房子的门虚掩着,一缕光线,冲开门缝,安祥地躺在门前…[浏览全文][赞一下]
五、从上甘岭上下来的军人5事情过后,江青又记了李德生一账。1973年10月,江青在北大、清华搞所谓的反击右倾回潮运动,声称要上楸代表人物下扫社会基础,拉开批林批孔的序幕。李德生觉得批林批孔不能搞乱军队,军队首先是稳定其后才是参与。因此,总政领导班子决定,部…[浏览全文][赞一下]
四、从上甘岭上下来的军人41973年8月,党的十大召开,李德生当选为党的副主席,成了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在党的十大上,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都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他们结成四人帮,开始了进行篡党夺权的活动。李德生成了党的副主席后,无形中成了江青一伙通往最…[浏览全文][赞一下]
三、从上甘岭上下来的军人31969年4月,九大召开,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李德生在九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回到安徽不久,总理打来电话,说中央决定调他去北京工作。离开自己的部队,李德生还真有点舍不得。在总理面前,李德生没有什么顾忌,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二、从上甘岭上下来的军人2李德生不敢在北京停留,立即赶回部队,随即就带领军直机关日夜兼程地赶往合肥。这时,合肥市上空已经硝烟弥漫,火光闪闪,枪炮声此起彼伏。街道、大楼、民宅堆满了沙包,都成了武斗的工事,这里已经发生了多起流血事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但造…[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从上甘岭上下来的军人1在文化大革命中,一批人被打下去了,一批人受到了重用,李德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由一位普通的军长,被挑选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被任命为党中央的副主席,成为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李德生,1911年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浏览全文][赞一下]
七二057月22日下午,谢富治、王力飞回北京。林彪、江青组织了数万人,在西郊机场迎接这两位“英雄”。当天晚上,林彪主持会议,中央文革全体参加,听取谢富治的汇报。根据谢的汇报,林彪把七二零事件定性为反革命暴乱。喜欢标新立异的林彪,提出了要批判带枪的刘邓路线,…[浏览全文][赞一下]
七二047月18日夜,周恩来离开武汉之后,谢富治、王力来到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发表了煽动性的讲话。王力在拥挤的人群中大声作出四点指示:武汉军区支左大方向错了。要为工总平反,释放被抓的造反派。造反派是革命派、左派。百万雄师是保守组织。王力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高喊…[浏览全文][赞一下]
七二03按照中央文革和全军文革的指示,陈再道和军区领导经过研究,让各派群众组织选出代表,军区也确定了赴京人员名单,做好了赴京汇报的准备工作。7月10日,周恩来给陈再道打来电话,说各派代表不要来北京了,我们要到武汉去,在武汉解决问题。在电话中,周还指示,毛主…[浏览全文][赞一下]
七二021967年3月下旬,陈再道和钟汉华政委参加了军委扩大会议。4月6日,林彪、关锋、戚本禹等人炮制了与军委八条命令相反的军委十条命令,下达全军执行。这使武汉军区一下子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境地。在家的领导给在北京的陈再道打电话说,武汉的形势出现了反复,前段抓…[浏览全文][赞一下]
七二01有人说,文革中的造反派是假造反,奉命造反,不是真正的造反派。真正的造反派是陈再道将军,他敢于造林彪的反,敢于造江青的反,甚至连毛主席的指示也敢违抗。陈再道,生于1909年,湖北省麻城县人。红军时期,他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浏览全文][赞一下]
风捲雪城15一切照旧,龙江大学战斗团总部办公室仍然是热火朝天。那扇熟悉的大门总是关不住,人来人往。走廊上,房间里全是热气腾腾催办公事的年青人,他们都是佩戴着战斗团红袖章的造反派,个个朝气逢勃。噼噼拍拍的打字机,欢快地在房间内响个不停。通过夺权,龙江大学战斗…[浏览全文][赞一下]
风捲雪城14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进入新的阶段。在中央文革张春桥、姚文元的策划下,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造反派,一举夺了上海市委、市人委的大权,史称上海一月风暴。1月16日,红旗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接着,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接二连三…[浏览全文][赞一下]
风捲雪城13今年冬天天气格外格外严酷,滴水成冰。整个哈尔市一片冰雪世界。龙江大学被大雪覆盖,连屋顶上都铺满了厚厚的雪花。在战斗团办公室里,只有崔钢一个人在工作,其他人都被派到各个单位去了,人手不够,要做的事情确实太多了,总部里只能留下他一个人,独揽全局。窗…[浏览全文][赞一下]
风捲雪城121966年8月份,是龙江大学造反派翻身的日子,但是到了9月份,又出现了大反复。九月初,八八团一反常态,突然活跃了起来,他们的宣传车,整天价日地在大街小巷里穿行,他们向造反派发动了宣传政策的攻势。八八团指着战斗团的人的鼻子大骂:“你们的大方向错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风捲雪城11夜,漆黑,阴沉。暗淡无光的天空,聚集着大团大团的乌云。乌云愈积愈多,黑色愈积愈浓。月亮被乌云染得失去了原有的风彩,时明时暗。在龙江大学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龙大战斗团的积极分子们正在进行一场紧急会议。在乱纷纷的争吵声中,崔钢…[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