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6175
    2023-11-09
  • 李刚在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的今天,全世界人民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范措施,中国政府也不例外。鲜为人知的是在晚清时期,当时的清朝政府也曾经经历过一场罕见的鼠疫流行,经过不懈努力,最终避免了一次灾难。19世纪末以来,由于全国各地兴建了不少医院和医学堂,医疗卫…[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061
    2023-11-09
  • 吴铮强在各种史书中,对宋太祖赵匡胤的评价多是“聪明豁达”、“神武英断”、“宽仁多恕”、“孝心友爱”,等等。还有些记载称赵匡胤头脑清晰,英明果断,画像中的赵匡胤则是身材魁梧,面相宽厚,黑里透红,一副慈祥的样子。其实赵匡胤的一生由三个不同的形象组成,一是少年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113
    2023-11-09
  • 佚名诗有脱口而出者,类同口语,诗论家称作口语诗。此类诗统以民间日常话语、自然取胜,如果声律和谐,又表情达意恰好,未必就不是绝妙好词。譬如人们常说的“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就曾经被那昏庸透顶的陈后主顺手借来成了诗。这诗原本只是应对沈皇后的,结果歪打正着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092
    2023-11-09
  • 佚名在人们的脑海里,作为文坛旗手的鲁迅耿介、倔强,既不宽容,又从不妥协。他的文章是投枪,是匕首,一如他的为人。你也许无法想象,同样的一位鲁迅在1912年至1926年曾沉于下僚十余年,试图扮演好恪尽职守的公务员角色。那是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初建,万事辏集。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173
    2023-11-09
  • 苏全有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了所谓的民众劝进书,宣布登基,史称洪宪皇帝。1916年3月22日,只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被迫下台。6月6日又因尿毒症弃世而去。袁世凯是一个谋略绝非寻常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复辟帝制呢?这里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00
    2023-11-09
  • 卫金桂谈起聂士成,我们的教科书无一例外将其说成是与义和团合作抗击八国联军战死的英雄,实际上,恰恰是义和团害死了他。1900年4月,义和团在保定毁坏铁路,直隶总督裕禄命令副将杨福同前往阻止,结果杨福同被义和团处死,因为慈禧太后决定让义和团替她抗击八国联军,故…[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55
    2023-11-09
  • 李万刚在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传统中国,产生伟大科学家很难,不过宋代却出现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是地理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还是水利专家、兵器专家、军事家,写下了科学经典《梦溪笔谈》。他就是现代人熟知的沈括。然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436
    2023-11-09
  • 王鼎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农历戊戌年。自从进入这一年后,老北京城就风波不断,新闻迭出。这不,四月十一日刚死了恭亲王,四月二十七日,整个北京城就又哄传起了又一个天字号新闻:曾经给皇帝当过老师的军机大臣翁同龢“下岗”了。四月二十七日,是翁同稣的生日,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459
    2023-11-09
  • 侯涛希腊国王亚历山大一世于1893年8月1日出生于雅典附近的塔托伊宫,他是希腊王储康斯坦丁和索菲王妃的次子。在他20岁那年,父亲康斯坦丁继承了希腊王位,一战爆发后,康斯坦丁一世同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基里亚科斯·韦尼泽洛斯在参战问题上分歧严重,国王想要保持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453
    2023-11-09
  • 王树增《大清律例》:“凡造谶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众者,皆斩。”《大清律例》:“捏造言论,录报各处者,系官革职,军民杖一百,流亡千里。”本来就瘦弱又让酷刑折磨得失去了人的模样的文人们,辫子缠在死刑牌上,站在摇摇晃晃的囚车里,被行刑队押着通过大街。这时候,看热闹…[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556
    2023-11-09
  • 张鸣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凡是提到下层老百姓,文字总是一片光明,尊称为“人民群众”或者“劳动群众”。坏事自不必说,有反动派兜着,连动摇和软弱都只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然而鲁迅却告诉我们,令我们一向景仰的劳动人民有一个非常令我们尴尬的习惯:当看客。无论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55
    2023-11-09
  • 陈鲁民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他一生娶过四位夫人。第一位曾庆蓉是名门闺秀,旧式的家庭妇女;第二位是黄凝素,后与大千分离;第三位杨宛君原是北平观音寺清音阁的鼓书艺女,曾让张大千一见钟情;第四位是徐雯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68
    2023-11-09
  • 何木风915年三月,后梁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在镇州病死。皇帝朱友贞追赠他为太师,并且废朝三日,在宫中大肆庆祝他的死。杨师厚是后梁最优秀的武将,李存易之所以不敢攻河北,就是因为杨师厚和他在912年创建的“银枪效节军”。后梁朝廷上下都知道这个道理,皇帝朱友贞自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72
    2023-11-09
  • 王克强雍正三年(1725年)初春的一天,晨曦微露,川陕总督衙门笼罩在一片静谧中。突然,马蹄声急,一群全副武装的御前侍卫,策马疾驰而来。为首一人,着二品锦鸡补服,手托圣旨,眼露凶光,将总督衙门门前守卫吓得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到内院禀报。川陕总督年羹尧,在睡眼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768
    2023-11-09
  • 黄波智谋文化的早熟和发达,是中国一个特有的现象。在这种文化的催生下,中国人特别崇拜智慧人物。而在智慧人物的系列中,有两大偶像,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元明之际的刘伯温。历代人们给这两位附会了很多神异的传说,传说中,他们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能呼风唤…[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316
    2023-11-09
  • 王清锋诗人总爱写花,不同的花也被诗人赋予了不同的情怀。梅花在北宋林和靖的那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下已成了绝唱,梅花亦成了隐士的代名词;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花也写成了绝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亭亭玉立的莲花俨然已成了君子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42
    2023-11-09
  • 忽如远行客最早看到的萧红的文章,是《小城三月》,讲述东北一个端庄的小城里,一个女孩子温柔而隐秘的爱。萧红的笔调清清淡淡,不刻意渲染,却传递出了无尽的伤感。又看了一些,与张爱玲的浮金焕彩的华丽气象不同,萧红笔下是一派近乎稚气的天然,像一个孩子无心的讲述——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531
    2023-11-09
  • 白雪成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忠贞之士不胜枚举,但如王保保般忠贞得如此另类确属罕见。王保保,又名扩廓帖木儿(该名为元顺帝所赐),元末明初的著名将领,他是汉人却忠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经历了从忠到不忠再到死忠的过程,此两点决定了王保保忠贞的另类性质。先说第一点,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77
    2023-11-09
  • 王青笠寿终正寝之后,朱熹被人端到了孔庙,和孔夫子一起享受香火,还被“粉丝”吹捧成圣人。但在生前,这位圣人一度混得有如过街老鼠,很有点人人喊打的意思。有人还提议,干脆宰了朱熹,这样更有利于国计民生。刚会说话就在地上画八卦朱熹很早就被吹得神神道道的了。他老爹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844
    2023-11-09
  • 王士学有史以来,似乎只有玉女配金童、美人配精英才合情合理应当应分,而丑女则成了赖汉子约定俗成的专利品。鉴于阴差阳错,武大郎抱得美人归的大好事,也在所难免时有发生。但丑女嫁得金龟婿,却好像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千载难逢。有梦想就会有奇迹,钟无艳,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